[發明專利]一種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7118.4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44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徐福田;曹德更;潘旦光;馮志耀;任晨;王妍;劉衛強;李亮;于東海;李振華;王曉慧;陶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六局集團地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5/04 | 分類號: | G01C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刻度管 測點 柱形 頂板圍巖 沉降 位移測量裝置 開挖 測量 聯通管 單通 頂桿 隧道 測量系統 閥門安裝 連接安裝 隧道測量 橫通道 連通管 通氣管 通液管 土結構 上端 側壁 調平 閥門 鉆孔 推算 記錄 施工 | ||
1.一種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測點(5)、柱形刻度管(1)、聯通管(9)、單通閥門(2)和安裝頂桿(8),球形測點(5)和柱形刻度管(1)通過聯通管(9)相連,單通閥門(2)安裝在柱形刻度管(1)上端,球形測點(5)上半球外側加工有戳土結構(7),球形測點(5)下半球外側加工有環形套筒(6),安裝頂桿(8)緊密嵌于環形套筒(6)內,測量前,球形測點(5)埋置于工作面前方未開挖區域的頂板圍巖中,柱形刻度管(1)固定在施工橫通道側壁上,柱形刻度管(1)的軸向與水平面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聯通管(9)由通氣管(3)和通液管(4)包裹于剛性外護套(13)內而構成,通氣管(3)兩端分別與柱形刻度管(1)上端和球形測點(5)上端相連,通液管(4)兩端分別與柱形刻度管(1)下端和球形測點(5)下端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刻度管(1)的體積小于球形測點(5)的體積的50%,保證在球形測點(5)隨頂板圍巖沉降過程中,球形測點(5)空腔內的液體不會從上端通氣管(3)溢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戳土結構(7)和環形套筒(6)軸向位于同一直線且穿過圓心,并與水平向的夾角呈10-30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通閥門(2)保證球形測點(5)內氣體只能夠單向進入柱形刻度管(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刻度管(1)外部刻有刻度,且零刻度位于管身上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使用時,球形測點(5)和頂板圍巖的鉆孔之間充滿膨化劑(10)。
8.應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頂板圍巖位移測量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
S1:沿工作面傾斜向上鉆孔,鉆進角度等于戳土結構(7)與水平向之間的夾角,鉆進至隧道頂板開挖輪廓線外停止;
S2:將安裝頂桿(8)嵌入球形測點(5)的環形套筒(6)中,將球形測點(5)送至鉆孔頂端,使戳土結構(7)插入孔頂的巖土體中;
S3:取出安裝頂桿(8),搗入與鉆孔同直徑的圓塞(11),然后在圓塞(11)與孔頂所形成的空腔內打入膨化劑(10),從而將球形測點(5)與巖土體固結為一體;
S4:將柱形刻度管(1)緩慢抬升至液面與零刻度重合,并固定在施工橫通道側壁上,再次調平;
S5:隨著工作面的推進,記錄柱形刻度管(1)液面的下降值h,進一步推算由于開挖所引起的頂板圍巖沉降值Δ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六局集團地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六局集團地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711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