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輪燃燒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6936.2 | 申請日: | 2019-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37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觀峰;王建偉;王永偉;詹驍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峰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4/00 | 分類號: | F23D14/00;F23D14/46;F23D14/8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關壽 |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輪 燃燒 | ||
1.一種渦輪燃燒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小火引射半腔(1)、小火引射半腔(2)、大火引射半腔(3)、溫控通管(4)及一體渦輪式火蓋(5),大小火引射半腔(1)設于燃燒器最底部,溫控通管(4)與大小火引射半腔(1)連接,小火引射半腔(2)及大火引射半腔(3)通過溫控通管(4)設于大小火引射半腔(1)上并相應構成小火引射腔(6)和大火引射腔(7),一體渦輪式火蓋(5)設于大火引射半腔(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一體渦輪式火蓋(5)包括分流火蓋座(8)及渦輪火蓋(9),分流火蓋座(8)為中間鏤空的三層圓柱體,其外圈(10)與大火引射半腔(3)的圓柱管(11)配合密封,中間層底部(12)與小火引射半腔(2)貼合密封,內層底部(13)與溫控通管(4)的內壁(14)配合密封,外圈(10)與中間層(15)之間為大火通道(16),中間層(15)與內層(17)之間為小火通道(18),內圈(19)設有點火針定位槽(20)和熱電偶定位槽(21), 渦輪火蓋(9)包括渦輪火蓋外殼(22)及隔斷片(23),渦輪火蓋外殼(22)形狀為中間凸起的圓柱渦輪狀,渦輪火蓋外圈(24)設有豎條形火孔(25),在中間凸起斜面(26)上設有條形小火孔(27),上平面(28)上設有1-6條引火槽(29),渦輪火蓋外圈(24)與分流火蓋座(8)外圈凸起相連接,渦輪火蓋內圈(30)與分流火蓋座(8)內圈凹槽(31)相連接,隔斷片(23)為二個臺階狀的鈑金片,其上平面(32)與渦輪火蓋外殼(22)中間處(33)連接,其下端(34)插入分流火蓋座(8)中間圈凹槽(35)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渦輪燃燒器,其特征在于:大小火引射半腔(1)外形呈二凹一凸的片狀,其左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大火引射下腔體(36),右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小火引射下腔體(37),中間的圓形通孔(38)與溫控通管(4)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渦輪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小火引射半腔(2)形狀為中間呈圓柱凸起的片狀,其左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大火引射缺口(39),右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小火引射上腔體(40),大小火引射半腔(1)與小火引射半腔(2)組合形成小火引射腔(6), 大火引射半腔(3)形狀為中間呈圓柱凸起二側文丘里凸起的片狀,其左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大火引射上腔體(41),右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小火引射壓合腔體(42),中間為大火圓柱管(43) ,大小火引射半腔(1)與大火引射半腔(3)組合形成大火引射腔(7)。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輪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小火引射半腔(2)形狀為中間呈圓柱凸起的片狀,其左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大火引射缺口(39),右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小火引射上腔體(40),大小火引射半腔(1)與小火引射半腔(2)組合形成小火引射腔(6), 大火引射半腔(3)形狀為中間呈圓柱凸起二側文丘里凸起的片狀,其左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大火引射上腔體(41),右側為呈文丘里狀的小火引射壓合腔體(42),中間為大火圓柱管(43) ,大小火引射半腔(1)與大火引射半腔(3)組合形成大火引射腔(7)。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渦輪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大小火引射半腔(1)、小火引射半腔(2)、大火引射半腔(3)、渦輪火蓋外殼(22)及隔斷片(23)均由金屬板沖壓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峰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峰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693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