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6446.2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35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富立;嚴柏平;張杰雄;成潤婷;馮君璞;江梓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6Q10/04;G06Q50/06;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10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芯 電纜損耗 導體 電力電纜 神經網絡 溫度預測 訓練樣本 遺傳算法 電纜 外部環境因素 單獨使用 二次優化 仿真結構 仿真數據 數據調整 溫度數據 物理參數 訓練效果 網絡 構建 基波 減小 算法 諧波 預測 優化 | ||
1.一種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值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實驗獲取正常運行狀態下電纜中的基波、諧波、電流值、電纜損耗值、導體溫度數據;
S2:通過有限元軟件,建立電纜的2D模型,利用有限元軟件ANSYS復原實驗,根據S1所獲取的數據調整仿真結構材料的物理參數;然后仿真多組不同截面積電纜,獲取仿真數據;
S3:選取訓練樣本:訓練樣本包括環境溫度、電纜芯數,以及S2中所得的仿真數據;
S4:根據訓練樣本,構建一個Elman神經網絡;
S5:對Elman神經網絡用遺傳算法先進行一次優化訓練,然后使用BP算法進行二次優化訓練;
S6:將實時采集到的電纜導體電流和電纜的環境溫度輸入到S5中訓練好的網絡,即可計算出電纜的損耗和線芯的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值在于,S2所獲取的仿真數據包括:基波、3次諧波、5次諧波、7次諧波、9次諧波、11次諧波和13次諧波的電流值,電流頻率、線芯截面積、電纜損耗值、導體溫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值在于,步驟S2中利用有限元仿真獲得數據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根據敷設于空間域中的電纜及電纜附件的幾何尺寸,分別建立電纜及其終端的幾何模型;并輸入材料的電氣參數和熱參數;電纜材料包括:銅導體、內外半導電屏蔽、交聯聚乙烯絕緣、銅屏蔽、外護套;再使用電-熱耦合法求出電纜在電壓和電流同時作用下的溫度場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電-熱耦合法求解溫度場分布的具體步驟如下:
S2.1:根據S1實驗中電纜的幾何尺寸建立電纜的2D模型;
S2.2:將電纜的2D模型導入有限元軟件的電磁場和溫度場,賦予電纜的各結構材料的電磁參數、邊界條件、材料的熱學參數、環境溫度,并設置和實驗時相同的導通電流,求解獲得電磁損耗和導體溫度;
S2.3:將仿真結果與實驗結果進行對比,根據有限元軟件的電-熱耦合法的計算形式,調整材料的電磁參數和熱參數,以使得仿真結果與電纜實際運行情況下各參數的誤差小于10%;
S2.4:將調整好的材料參數賦予新建立的電纜模型中,模型為幾款不同線芯截面積的電纜,使用上述S2.1-S2.2的方式,得到多組不同電流組合的電纜損耗值和導體溫度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值在于,S4的具體操作為:將訓練樣本中的電纜芯數、線芯截面積、基波、3次諧波、5次諧波、7次諧波、9次諧波、11次諧波和13次諧波的電流值、環境溫度做為輸入,導體溫度、電纜損耗值做為輸出,構建一個Elman神經網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力電纜損耗及線芯溫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值在于,Elman神經網絡的構建包括以下步驟:
S4.1:遺傳算法參數設置:設置種群規模為e,進化次數為g次,交叉概率為h,變異概率為d;其中,種群規模為一個數集,Elman神經網絡中的輸入和輸出為該數集中的數組;
S4.2:建立適應度函數,用來訓練Elman神經網絡,并把預測輸出和期望輸出之間的誤差絕對值和作為個體適應度值;
S4.3:選擇操作,基于適應度比例的選擇策略,每個個體i的選擇概率:
式中,N為種群個體數目,Fi、Fj分別為個體i、j的適應度;
S4.4:交叉操作,將第k個染色體ak和將第l個染色體al在j位交叉操作;
S4.5:變異操作,選取第i個個體的第j個基因aij進行變異;
S4.6:判斷算法是否滿足誤差精度或達到最大迭代次數,如果是,退出遺傳算法,否則,返回繼續迭代;將遺傳算法得到的權值和閾值作為初值,繼續使用BP算法進行二次優化;若訓練結果優于遺傳算法訓練結果,則輸出BP訓練的網絡,否則,輸出遺傳算法訓練的網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644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