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波形特征差異的電流互感器拖尾電流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45117.6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196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振興;甘濤;張健婷;傅裕挺;王朋飛;王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8/213 | 分類號: | G06F18/213;G01R19/175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吳思高 |
| 地址: | 44300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波形 特征 差異 電流 互感器 識別 方法 | ||
1.基于波形特征差異的電流互感器拖尾電流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分析電流互感器拖尾電流波形特征,實時判斷采樣電流在1/2周波內(nèi)的增減特性、凹凸特征、最值偏差、積分值差別,建立拖尾電流雙重識別判據(jù),實現(xiàn)拖尾電流的可靠識別;
斷路器接收到保護裝置跳閘信號后,將電流互感器實時測量電流的前1/2工頻周期內(nèi)電流瞬時值依次求取絕對值,并記為i1,i2,...,iN/2;此外,電流瞬時值序列做差分計算,y(j)=i(j+[N/48])-i(j),并記為y1,y2,...,yN/2,同時,搜索差分電流最大值為ymax=max{y1,y2,...,yN/2}、最小值為ymin=min{y1,y2,...,yN/2};其中N為一個工頻周期內(nèi)的采樣點數(shù),j=1,2,...,N/2;
該算法包括確定采樣電流的減-凹性判據(jù)、最值判據(jù)、半波積分值判據(jù)、綜合判據(jù),具體如下:減-凹性判據(jù)為:以i1,i2,...,iN/2為對象,每三個連續(xù)采樣點為一個區(qū)段,判斷區(qū)段采樣點的增減性i(j)i(j+1)i(j+2)0、凹凸性其中j=1,2,...,(N/2)-2;若其連續(xù)遞減且呈凹特性的采樣區(qū)段數(shù)超過設定閾值,設為(N-6)/6,則判定減-凹性標志η=1,否則η=0;
最值判據(jù)為:以i1,i2,...,iN/2為對象,搜索電流最大值為imax=max{i1,i2,...,iN/2}、最小值為imin=min{i1,i2,...,iN/2},計算最值偏差△i=|i1-imax|+|iN/2-imin|;若滿足△i=0,則判定滿足最值判據(jù);
半波積分值判據(jù)為:以y1,y2,...,yN/2為對象,計算半波積分值P,P=y(tǒng)1+y2+...+yN/2;若滿足PPset,則判定滿足半波積分值判據(jù);其中Pset=(ymax+ymin)N/4,為半波積分門檻值;
綜合減-凹性判據(jù)、最值判據(jù)、半波積分值判據(jù)結果,若滿足η=1或△i=0,且PPset成立,則判定此時電流互感器電流為拖尾電流,反之則為故障電流。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波形特征差異的電流互感器拖尾電流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當輸電線路斷路器接收到保護跳閘命令后,對采集電流實時信號的前1/2工頻周期內(nèi)電流瞬時值進行預處理;采用序列差分計算得到差分值序列,并搜索差分計算值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步驟2:計算采樣電流的最值偏差,構建最值判據(jù),搜索計算值序列可得計算最大值和計算最小值,并設定計算值的第一個值為始值,最后一個計算值為末值;進而利用始值減去計算最大值與末值減去計算最小值的絕對值和,當其和值等于零時,滿足最值判據(jù);
步驟3:確定采樣電流的增減性與凹凸性特征,構建減-凹性判據(jù),針對計算值序列,按照每三個采樣點為一個區(qū)段,判斷每個區(qū)段采樣點的增減性和凹凸性特性,若其連續(xù)遞減且呈凹特性,即判定滿足減-凹性判據(jù);
步驟4:構建半波積分值判據(jù),考慮到故障電流中可能存在著較大的非周期電流分量,嚴重時會使得故障電流完全偏移零軸上方,導致步驟2中最值判據(jù)失效;針對差分值序列,計算半波積分值,僅當積分值小于設定閾值時,判定滿足半波積分值判據(jù);
步驟5:綜合減-凹性判據(jù)、最值判據(jù)、半波積分值判據(jù)結果,若滿足減-凹性判據(jù)或最值判據(jù)任一判據(jù),且半波積分值判據(jù)成立,則判定此時電流互感器電流為拖尾電流,否則判定為故障電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jīng)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51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