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密鑰的分布式訪問控制方法、裝置及存儲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3326.7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30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林哲;向菁菁;關墨辰;肖新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28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高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密鑰 分布式 訪問 控制 方法 裝置 存儲 設備 | ||
1.一種基于密鑰的分布式訪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數據包,檢測數據包是否為加密數據包;
若不是,則將所述數據包丟棄;
若是,查詢本設備訪問控制規則列表中與發送數據包的設備有關的規則,獲取規則對應的密鑰,使用密鑰對數據包解密;
若解密成功,則根據密鑰對應規則執行對所述數據包的動作;若未解密成功,將所述數據包引流至蜜罐網絡誘導環境中,或重定向到特定網關設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數據包被與發送數據包的設備無關的規則對應的密鑰解密,則所述數據包將被丟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訪問控制規則列表中每條規則的格式為規則ID、密鑰、優先級、匹配內容、動作內容;
規則ID:規則編號;
密鑰:規則對應的密鑰,每條規則對應不同的密鑰,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鑰;
優先級:表示規則的優先級;
匹配內容包括:發起IP、目的IP、發起端口、目的端口、發起網段、目的網段、傳輸層協議、應用層協議、發起方登錄的用戶、發起的應用;
動作內容包括:允許通訊、禁止通訊、重定向數據包到特定網關設備、告警并丟棄、告警并重定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訪問控制規則列表采用白名單機制,每臺設備的訪問控制規則列表均來源于訪問控制規則庫,所述規則庫存放內網單臺設備上或者分布式集群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訪問控制規則庫不斷進行更新,具體包括:
通知內網所有設備同步更新訪問控制規則列表;
或者識別所述訪問控制規則列表更新所影響的內網設備,主動將更新后的訪問控制規則列表推送給被影響的內網設備。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訪問控制規則列表中還包含特定范圍互訪規則,所述特定范圍互訪規則在內網或者內外網的特定范圍內進行互訪時,自動批復所需規則在一段時間內生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數據包引流至蜜罐網絡誘導環境中,具體為:
內網設備對加密數據包外層Ethernet header、IPv6 Header、傳輸層報頭進行更改,具體為:將目的Mac、目的IP、端口變更為蜜罐網絡誘導環境的信息,源IP、端口、Mac變更為內網設備的信息;
蜜罐網絡誘導環境接收到更改后的數據包,對該數據包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選擇對應密鑰,構造加密的反饋數據包;
內網設備收到蜜罐發送的反饋數據包,根據成功解密的密鑰對應規則ID決定對所述數據包采取的動作。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數據包重定向到特定網關設備,具體為:
內網設備對加密數據包Ethernet header、IPv6 Header、傳輸層報頭進行更改,具體為:將目的Mac、目的IP、端口變更為特定網關設備的信息,源IP、端口、Mac變更為內網設備的信息;
將所述數據包重定向到特定網關設備。
9.一種基于密鑰的分布式訪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多條指令,所述處理器用于加載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以執行:
接收數據包,檢測數據包是否為加密數據包;
若不是,則將所述數據包丟棄;
若是,查詢本設備訪問控制規則列表中與發送數據包的設備有關的規則,獲取規則對應的密鑰,使用密鑰對數據包解密;
若解密成功,則根據密鑰對應規則執行對所述數據包的動作;若未解密成功,將所述數據包引流至蜜罐網絡誘導環境中,或重定向到特定網關設備。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還用于加載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以執行:
還包括:若數據包被與發送數據包的設備無關的規則對應的密鑰解密,則所述數據包將被丟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332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