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Wi-Fi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系統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2323.1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4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費翔;蔣學煉;朱一鋒;王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城建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1/02 | 分類號: | G01K1/02;G08C17/02;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寧 |
| 地址: | 30038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wi fi 體積 混凝土 溫度 監測 系統 施工 方法 | ||
一種基于Wi?Fi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系統,包括溫度采集終端和溫度數據集中器以及溫度監控中心,溫度采集終端和溫度數據集中器通過Wi?Fi進行通信,所述溫度采集終端采用多個溫度傳感器總線式連接MCU,多個傳感器并聯到一條混凝土預埋線上;將整合的數據傳送到遠端的溫度監控中心;所述溫度監控中心是最終的數據整合端,可以對溫度檢測值進行存儲、整理、分析,并實時監控混凝土溫度變化。本發明通過采用溫度采集終端的總線式連接,降低了成本。利用帶Wi?Fi功能的SOC模塊作為MCU,打破了傳統的MCU連接Wi?Fi模塊與溫度傳感器的形式。溫度數據集中器設置了多種數據收集模式,極大地豐富了系統的應用場景,同時既對集中的數據進行本地存儲,又通過互聯網將其發送到溫度監控中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Wi-Fi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系統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今在采用傳統技術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檢測時,檢測溫度數據的傳輸大多采用有線方式,部分采用GPRS的方式。上述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有線方式需要布設通信網路,一般采用預埋線的形式。這會帶來的線材成本居高問題且施工過程不方便部署。施工現場條件復雜,也會出現線纜斷路等情況,這會極大得影響檢測的穩定性。而且線路過長會產生信號衰減,所以有線傳送一般需要在現場布置檢測室,這會增加工作量。
2.GPRS方式的適用性不強,只能應用于最后的數據轉發。施工現場通過有線方式將測溫終端采集的溫度數據,發送并匯總到一個數據集中設備,然后由這個設備通過GPRS發送出去。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人員現場檢測的麻煩,但是數據的匯總過程依然是依靠線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基于Wi-Fi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的系統及施工方法。實現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數據的大范圍、多測點、長距離、異地檢測,檢測保證實時性、準確性、有效性、穩定性和靈活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Wi-Fi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系統,包括溫度采集終端和溫度數據集中器以及溫度監控中心,溫度采集終端和溫度數據集中器通過Wi-Fi進行雙向通信,溫度數據集中器將數據發送到溫度監控中心;所述溫度采集終端置于混凝土表面,包括MCU、傳感器連接端口、可配置端口、存儲單元和供電模塊;MCU通過傳感器連接端口與多條混凝土預埋線相連,每條混凝土預埋線上并聯多個溫度傳感器,然后將采集的數據整理、封包再利用Wi-Fi發送出去或存放在存儲單元中;所述溫度數據集中器包括獨立的MCU、Wi-Fi模塊、顯示模塊、輸入鍵盤、終端連接端口、外網連接端口、存儲單元和供電模塊;獨立的MCU與Wi-Fi模塊、顯示模塊、輸入鍵盤、終端連接端口、外網連接端口、存儲單元和供電模塊連接,Wi-Fi模塊連接溫度采集終端,終端連接端口提供有線方式連接溫度采集終端,外網連接端口接入網絡與溫度控制中心通信。
所述溫度采集終端和溫度數據集中器的MCU采用帶Wi-Fi功能的SOC模塊。
所述溫度采集終端的溫度傳感器采用DS18B20溫度傳感器。
所述溫度采集終端的傳感器連接端口連接1-4條混凝土預埋線,每條混凝土預埋線上采用點對點連接或者總線式連接方式并聯1-8個溫度傳感器。
所述溫度采集終端的存儲單元采用TF卡或EEPROM。
所述溫度數據集中器的存儲單元采用TF卡。
所述溫度監控中心為一臺PC機或服務器或平板設備。
所述溫度采集終端和溫度數據集中器的供電模塊可以連接市電,也可以通過電池供電。
所述一種基于Wi-Fi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系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城建大學,未經天津城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23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