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1842.6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2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倪偉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悅田坊生態農業(婺源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20 | 分類號: | 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魚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廖斌 |
| 地址: | 3332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草 銀耳 麥冬 沙參 銀耳培養基 款冬花 蓮子 芡實 制備 過磷酸鈣 谷氨酸 苯丙氨酸 去離子水 異亮氨酸 營養元素 滋陰潤肺 草木灰 甘蔗皮 亮氨酸 棉籽殼 石膏粉 絲氨酸 椰子殼 重量份 氨基酸 開胃 配伍 清腸 研發 益氣 中草藥 食用菌 孕婦 食用 生長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研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其成分按重量份計椰子殼、棉籽殼、甘蔗皮、石膏粉、過磷酸鈣、草木灰、芡實、蓮子、麥冬、款冬花、沙參、中草藥和適量去離子水;本發明提供了本草銀耳成長需要全面營養元素,保證了本草銀耳正常生長,產量提升15.6%;本發明通過、芡實、蓮子、麥冬、款冬花和沙參相互配伍,進一步提高本草銀耳的品質,本草銀耳中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氨酸、絲氨酸、谷氨酸、擷氨酸等17中氨基酸含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等功能,尤其適合孕婦食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研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銀耳生產經歷了野生、原木栽培、代料栽培三個階段。野生銀耳是天然銀耳孢子傳播,在適應銀耳生育條件下形成銀耳子實體,朵形小,產量低;原木銀耳是把適應銀耳生長的數目截斷,在含水量70-80%之間時,把培養好的銀耳菌種接種于原木,進行發菌、調溫、加濕、出耳管理,一個生產周期大約3至5個月;代料銀耳是用棉籽殼加10-15%的麥皮,加水攪拌后入瓶、袋進行滅菌,接種噴水管理,代料銀耳生長周期較原木銀耳短,大約在35-45天,代料銀耳為目前普遍采用的技術,代料銀耳由于原料營養有限,產出的銀耳粗多糖只有17.5%,對人體的滋補效果不明顯,無法滿足人們的滋補要求。
本草銀耳可滿足人們的滋補要求,本草銀耳金燕耳,它是一種用多種滋補中草藥作為培養基培育出來的優質銀耳,因吸收了滋補中草藥的精華,其膠質、營養成份和醫藥保健價值要比普通銀耳高幾倍到幾十倍,與燕窩相比也不遜色,而且還含有燕窩所沒有的銀耳多糖。金燕耳不但食用方便,而且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其實養生也可以不那么繁瑣,隨時隨地在享受美食同時健康養生才是養生之道。
目前,傳統的本草銀耳栽培方法沒有科學制作培養基,使得提供營養物質不全面造成本草銀耳品質不理想,同時影響草本銀耳產量不穩定,影響了本草銀耳的正常栽培。并且,本草銀耳在生長過程中抗病能力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不僅具有品質好、產量高,同時抗病能力強等優點。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其成分按重量份計包括:椰子殼35-50份、棉籽殼20-30份、甘蔗皮10-16份、石膏粉0.8-1.2份、過磷酸鈣1-2份、草木灰8-13份、芡實8-12份、蓮子12-18份、麥冬14.5-17.8份、款冬花13.2-16.5份、沙參15.2-17.8份、中草藥6.5-9.5份和適量去離子水。
優選的,所述中草藥其成分按重量份計包括:石榴皮3.5-4.8份、五倍子2.6-3.3份、艾葉1.5-2.2份、蒼耳子2.6-3.3份、苦楝皮1.7-2.5份、芫花2.3-2.8份。
優選的,所述中草藥其成分按重量份計包括:石榴皮3.8-4.2份、五倍子2.8-3.1份、艾葉1.7-2.1份、蒼耳子2.8-3.1份、苦楝皮1.9-2.2份、芫花2.4-2.6份。
優選的,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中草藥置于中藥煎煮鍋中進行煎煮55-65min,煎煮溫度85-95℃,過濾40目篩,將藥液和藥渣分別存放,備用;
b、將椰子殼、棉籽殼、甘蔗皮、藥渣、芡實、蓮子、麥冬、款冬花和沙參進行粉碎,過100-200目篩,高壓滅菌35-45min,得料A;
c、將石膏粉、過磷酸鈣、草木灰和藥液混合均勻,滅菌25-30min,得料B;
d、將A和B混合得到混合料,并按照混合料與去離子水1:1.3-1.4的重量比混合成混合液體,保證pH值為5.8-6.2,混合液體常溫保存6-8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悅田坊生態農業(婺源縣)有限公司,未經悅田坊生態農業(婺源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18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