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1686.3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觀軍;陳健飛;李風;汪云家;郭志永;王安泉;王亭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技術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29/07 | 分類號: | G01N29/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創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 地址: | 10002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檢測裝置包括第一安裝板,具有第一檢測端面,第一檢測端面為凹槽結構;第二安裝板,具有第二檢測端面,第二檢測端面為凹槽結構,第二檢測端面與第一檢測端面配合形成筒型檢測區;多個檢測器,設置在第一檢測端面和第二檢測端面上,多個檢測器在筒型檢測區中沿周向均布。本發明檢測裝置的各檢測器由于在筒型檢測區中沿周向均布,因此能夠全方位的獲取待檢測件周向各個位置的回波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碳纖維抽油桿作為一種新興抽油設備,在節能增效、抗腐蝕性能、深抽提液、降低修井頻次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目前采油技術發展應用的新方向。但是,隨著碳纖維抽油桿的推廣應用,對碳纖維抽油桿的缺陷實時檢測以及標記缺陷位置變得尤為重要。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檢測方法是在抽油桿上找到一處無缺陷位置作為判斷正常回波的基準,由此確定正常回波的時間、幅值,從而確定正常反射邊界,并以此為基準判斷其他位置。然而,如圖1所示,由于抽油管100為多層結構、層間邊界沿長度方向不規則,因此導致各個反射邊界的基準是隨動變化的。所以現有的檢測方法是不能準確進行缺陷判斷的,甚至不具備參考價值。
在背景技術中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發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沒有形成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知曉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以解決或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檢測裝置,包括:
第一安裝板,具有第一檢測端面,所述第一檢測端面為凹槽結構;
第二安裝板,具有第二檢測端面,所述第二檢測端面為凹槽結構,所述第二檢測端面與所述第一檢測端面配合形成筒型檢測區;
多個檢測器,設置在所述第一檢測端面和所述第二檢測端面上,所述多個檢測器在所述筒型檢測區中沿周向均布。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檢測端面和所述第二檢測端面采用弧形槽結構,所述第一檢測端面與所述第二檢測端面配合形成的所述筒型檢測區的橫截面大體為圓形。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檢測端面和所述第二檢測端面采用矩形槽結構,所述第一檢測端面與所述第二檢測端面配合形成的所述筒型檢測區的橫截面為矩形。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板沿長度方向的一側邊與所述第二安裝板沿長度方向的一側邊可轉動地連接,所述第一安裝板與所述第二安裝板形成第一安裝狀態和第二安裝狀態;其中,所述第一安裝狀態為所述第一安裝板與所述第二安裝板扣合形成筒型結構;所述第二安裝狀態為所述第一安裝板與所述第二安裝板連接形成半開式結構。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檢測端面和所述第二檢測端面上陣列設置有相同數量的檢測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檢測器采用超聲波探頭。
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標識裝置,所述標識裝置與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裝板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檢測方法,用于對抽油桿進行檢測,所述抽油桿包括由碳纖維層形成的碳纖維桿,以及包覆在所述碳纖維桿外部的玻璃纖維層,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將檢測裝置移動到所述抽油桿的第一預設位置;
通過所述檢測裝置中周向均布的各檢測器對所述第一預設位置的所述抽油桿的橫截面邊界進行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技術檢測中心,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技術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16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