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1207.8 | 申請日: | 2019-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45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凱豐;范茂松;楊凱;高飛;劉皓;張明杰;耿萌萌;王康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96 | 分類號: | G01R31/396;G01R31/3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麗輝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數據庫 歷史數據 上傳 電池參數采集 數據庫存儲 參數信息 存儲電池 快速診斷 生命周期 實際需求 完整記錄 應用設備 狀態評估 有效地 采集 分析 診斷 評估 交換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建立步驟,建立電池數據庫;上傳步驟,將每塊電池在不同階段的使用情況上傳至電池數據庫;獲取步驟,從電池數據庫中獲取所需電池的歷史數據。本發明中,通過將每塊電池在不同階段的使用情況上傳至電池數據庫,則電池數據庫能夠完整記錄并存儲電池整個生命周期的數據,有效地保證電池的歷史數據的完整和準確,電池數據庫存儲的各電池的歷史數據為各電池的快速診斷和狀態評估提供了必要的參數信息,高了診斷和評估的準確性,以及,只需根據實際需求即可從電池數據庫中獲取所需電池的歷史數據,操作簡單,同時,電池數據庫還為電池所應用設備的所有人提供了電池采集和交換的平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利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在電動汽車的電池退運后,如果要對電池進行梯次利用,需要先對電池的狀態進行評估,以剔除那些明顯不具備梯次利用價值的電池,降低退運電池后續的檢測和運輸成本。
退運電池的狀態可以通過對電池歷史數據分析來進行判斷,但是,電池的歷史數據的保存并不完整,進而導致無法對退運電池的狀態進行分析。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的歷史數據保存不完整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建立步驟,建立電池數據庫;上傳步驟,將每塊電池在不同階段的使用情況上傳至電池數據庫;獲取步驟,從電池數據庫中獲取所需電池的歷史數據。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上傳步驟進一步包括:設定子步驟,每塊電池在出廠前均設定一個標識;第一上傳子步驟,在每塊電池出廠前,根據各電池的標識將對應電池的出廠信息上傳至電池數據庫;第二上傳子步驟,在每塊電池的使用過程中,根據各電池的標識將對應電池的各個階段的使用情況上傳至電池數據庫;第三上傳子步驟,在電池退役時,根據待退役電池的標識將退役信息上傳至電池數據庫。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設定子步驟中,標識為ID標識。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每塊電池的ID標識的代碼結構包括:廠商代碼、產品類型代碼、電池類型代碼、規格代碼、追溯信息代碼、生產日期代碼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多塊電池在出廠前可組合成電池模塊或者電池包或者電池組,電池模塊或者電池包或者電池組設定一個總ID標識。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第一上傳子步驟中,電池的出廠信息包括:每塊電池在出廠前的開路電壓、交流內阻和模組數量。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第二上傳子步驟中,電池在各個階段的使用情況包括:電池的開路電壓、內阻、容量或能量、發熱特性和運行時間。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第三上傳子步驟中,退役信息包括:待退役電池的制造商、材料體系、生產日期、退役時間、待退役電池可用容量或可用能量、發熱特性和內阻。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上傳步驟還包括:第四上傳子步驟,在電池退役后,根據退役電池的標識將退役電池進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上傳至電池數據庫;第五上傳子步驟,在退役電池進行第一次利用退役后,根據退役電池的標識將退役電池進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上傳至電池數據庫;重復上述第四上傳子步驟和第五上傳子步驟,直至退役電池無法再次利用為止。
進一步地,上述電池參數采集分析方法中,第四上傳子步驟中,退役電池進行第一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第一次利用前的信息、各個階段的使用情況和第一次利用退役時的信息;第五上傳子步驟中,退役電池進行第二次利用的信息包括:第二次利用前的信息、各個階段的使用情況和第二次利用退役時的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12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