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物聯網數據處理的非交互式認證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40058.3 | 申請日: | 2019-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910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應輝;任方媛;張甜甜;吳阿新;陳晨;郭瑞;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9/08;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國海智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慶海;劉軍鋒 |
| 地址: | 71012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聯網 數據處理 交互式 認證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用于物聯網數據處理的非交互式認證方法,包括:數據采集端生成第一私鑰和第一公鑰,將第一公鑰發送至所述密鑰生成中心,以便密鑰生成中心根據第一公鑰為數據采集端生成第一初始部分密鑰,并將第一初始部分密鑰發送給所述數據采集端;接收第一初始部分密鑰,根據第一初始部分密鑰和所述密鑰生成中心的公開參數生成第二私鑰和第二公鑰;接收多個用戶端發送的多個密文;對所述多個密文進行聚合,生成聚合密文;根據所述第一私鑰和第二私鑰以及所述多個用戶端的多個公鑰對所述聚合密文進行聚合認證來對多個用戶端進行認證。數據采集者僅接收多個用戶端發送的數據,而無需向用戶端發送認證交互信息,即可實現對多個用戶端的身份和消息認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更為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物聯網數據處理的非交互式認證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物聯網技術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用戶終端需要連接到網絡,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一旦這些大規模連接的用戶終端受到攻擊者的控制,它們將對網絡產生嚴重影響。特別是,這些終端通常用于傳輸敏感數據和信息,這些數據一旦被泄露,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為了防止自己的數據遭受潛在的威脅,用戶必須確保自己的機密數據的隱私性和完整性。
在物聯網場景中,用戶終端數量是海量的,用戶終端和數據采集者之間的雙方認證,對數據采集者而言,需要發送海量的交互信息,容易出現消息阻塞。目前,現有認證技術復雜且無法支持用戶終端設備組與數據收集者的多方認證加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申請提供一種用于物聯網數據處理的非交互式認證方法和系統,數據采集者僅接收多個用戶端發送的數據,而無需向用戶端發送認證交互信息,即可實現對多個用戶端的身份和消息認證,不僅能夠實現對多用戶終端的非交互式認證,而且在海量用戶終端的場景下避免認證交互信息的消息阻塞,提高對用戶端的認證效率;此外,一次性的對多個用戶端的多個密文進行聚合認證,避免對單個用戶端的單個密文進行單獨認證,能夠進一步提高對用戶端的認證效率。
本申請實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物聯網數據處理的非交互式認證方法包括:數據采集端生成第一私鑰和第一公鑰,將所述第一公鑰發送至所述密鑰生成中心,以便所述密鑰生成中心根據所述第一公鑰為所述數據采集端生成第一初始部分密鑰,并將所述第一初始部分密鑰發送給所述數據采集端;所述數據采集端接收所述第一初始部分密鑰,根據所述第一初始部分密鑰和所述密鑰生成中心的公開參數生成第二私鑰和第二公鑰;所述數據采集端接收多個用戶端發送的多個密文,其中,所述多個用戶端中的第一用戶端的密文是根據該第一用戶端的標識信息、所述密鑰生成中心的公開參數、該第一用戶端的密鑰以及所述數據采集端的第一公鑰和第二公鑰對消息進行加密獲得;所述數據采集端對所述多個密文進行聚合,生成聚合密文;所述數據采集端根據所述第一私鑰和第二私鑰以及所述多個用戶端的多個公鑰對所述聚合密文進行聚合認證來對所述多個用戶端進行認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第一用戶端生成第三私鑰和第三公鑰,將所述第三公鑰發送至所述密鑰生成中心,以便所述密鑰生成中心根據所述第三公鑰為所述第一用戶端生成第二初始部分密鑰,并將所述第二初始部分密鑰發送給所述第一用戶端;所述第一用戶端接收所述第二初始部分密鑰,根據所述第二初始部分密鑰和所述密鑰生成中心的公開參數生成第四私鑰和第四公鑰;將所述第三私鑰和第四私鑰作為所述第一用戶端的私鑰,將所述第三公鑰和第四公鑰作為所述第一用戶端的公鑰,將所述第一用戶端的私鑰和第一用戶端的公鑰作為所述第一用戶端的密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郵電大學,未經西安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00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