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電聯用檢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40018.9 | 申請日: | 2019-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6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雪峰;李渝;周迎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張函;王春偉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電 聯用 檢測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電聯用檢測儀,該檢測儀的激光器產生的激光通過正置熒光顯微鏡的物鏡聚集在待檢測樣品上,以激發待檢測樣品產生熒光信號;采集器采集正置熒光顯微鏡輸出的待檢測樣品的熒光信號;第一探針的輸入端及第二探針的輸入端分別用于與待檢測樣品兩端的電極連接;第一探針的輸出端與電信號放大器的輸入端電連接;第二探針的輸出端與觸發件電連接;電信號放大器的輸出端與觸發件電連接;觸發件用于接收、保存經電信號放大器放大的電信號,并觸發激光器,以使激光器產生激光。應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檢測儀實現超高時空分辨率的光電聯用,能夠解決熒光顯微鏡時空分辨率不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單分子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電聯用檢測儀。
背景技術
生物大分子是生命體生物特征的直接執行者,而生物大分子的微觀結構特征及其動力學信息,是實現、調控其生物學功能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考察生物體微觀結構及動力學信息,是理解其結構-功能關系的重要研究內容。
傳統的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主要是依賴于單分子熒光檢測技術。通過熒光檢測手段獲取生物大分子的微觀結構特征及其動力學信息,從而揭示生物物理過程,揭開生命的奧秘。
但是,單分子熒光檢測技術是通過測量發光基團或熒光標記物的變化間接獲取被測物信息,所得到的熒光信號無法本質地、連續地體現被測物所經歷的反應歷程,使得其時間分辨率較低,一般只能達到亞毫秒級別;而生物大分子的微觀結構特征及其動力信息特征往往發生在微秒級別;因此,傳統的單分子熒光檢測技術可能會在時間尺度上遺漏生物過程中的重要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電聯用檢測儀,能夠通過電學測試手段同步測量,解決正置熒光顯微鏡時空分辨率不足的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光電聯用檢測儀,包括:光學系統和電學系統;
其中,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正置熒光顯微鏡、激光器和采集器;
所述電學系統包括:探針單元、電信號放大器和觸發件;
所述探針單元包括:第一探針和第二探針;
所述激光器產生的激光通過所述正置熒光顯微鏡的物鏡聚集在待檢測樣品上,以激發所述待檢測樣品產生熒光信號;
所述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正置熒光顯微鏡輸出的所述待檢測樣品的熒光信號;
所述第一探針的輸入端及所述第二探針的輸入端分別用于與所述待檢測樣品兩端的電極連接;
所述第一探針的輸出端與所述電信號放大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所述第二探針的輸出端與所述觸發件電連接;
所述電信號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觸發件電連接;
所述觸發件用于接收、保存經所述電信號放大器放大的電信號,并觸發所述激光器,以使所述激光器產生激光。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儀還包括:第一終端,
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觸發件電連接;
所述觸發件還用于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接收的電信號;
所述第一終端用于展示所述觸發件所發送的電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終端還用于對所述觸發件發送的電信號進行擬合處理,得到擬合后的電信號曲線。
進一步地,所述采集器包括:電荷耦合器和光信號放大器;
所述電荷耦合器用于采集所述正置熒光顯微鏡輸出的熒光信號,并向所述光信號放大器輸出熒光信號;
所述光信號放大器與第二終端電連接,以展示所述光信號放大器輸出的熒光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001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