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裸氨連褲襪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34444.1 | 申請日: | 201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5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江林列;應耀國;胡藝;孫東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弘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B11/14 | 分類號: | A41B11/14;A41B17/00;D06B3/30;D06P1/38;D06P1/44;D06P1/673;D06P3/85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楊劍;趙越劍 |
| 地址: | 322009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褲襪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裸氨連褲襪的生產工藝,包括原料準備、編織、染色、拼縫、套板定型步驟,所述原料準備的原料裸氨紗線為編織原料,所述裸氨紗線為錦綸或滌綸長絲和裸氨并行組合而成,錦綸或滌綸長絲位于紗線外側,裸氨位于紗線內側;所述編織包括褲腰編織、左腿編織、右腿編織、襠部編織,左腿包括上部的褲身和下部的襪筒,右腿包括上部的褲身和下部的襪筒,所述拼縫為將染色好的褲腰、左腿、右腿及襠部拼縫成連褲襪。本發明直接采用裸氨為原料生產,無需加工成包芯絲,節省了加工步驟和成本,生產的連褲襪表面平滑柔順,穿著舒適度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襪子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裸氨連褲襪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連褲襪又稱緊身襪、連襪褲,是緊包從腰部到腳部軀體的襪子,同長襪一樣,連褲襪材質很多,有棉質、尼龍、羊毛混紡等。由尼龍或氨綸制作的連褲襪保持著原有的彈力、塑形的屬性。但尼龍這種材料比較容易破碎,刮蹭在銳利物體上而破碎的情況十分常見。而棉質和棉毛混紡的連褲襪則較具保暖功效。尼龍絲連褲襪:普通尼龍絲的絲襪屬于早期產品,其最大缺陷是彈性差、透明度低,已經基本不生產。包芯絲連褲襪:屬于的主流產品。不同廠家生產的包芯絲襪在品質和價格上存在很大差異,一般以織度緊密的為上品,織度疏松的比較差。
主流的包芯絲連褲襪,其包芯絲為中心的氨綸及纏繞包覆在氨綸上的長絲組成,由于采用纏繞包覆方式,連褲襪表面的不夠平滑、柔順,穿著舒適度不佳,而且,原料需要先加工成包芯絲才能用于編織,加工更繁瑣,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裸氨連褲襪的生產工藝,直接采用裸氨為原料生產,無需加工成包芯絲,節省了加工步驟和成本,生產的連褲襪表面平滑柔順,穿著舒適度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裸氨連褲襪的生產工藝,包括原料準備、編織、染色、拼縫、套板定型步驟,所述原料準備的原料裸氨紗線為編織原料,所述裸氨紗線為錦綸或滌綸長絲和裸氨并行組合而成,錦綸或滌綸長絲位于紗線外側,裸氨位于紗線內側;所述編織包括褲腰編織、左腿編織、右腿編織、襠部編織,左腿包括上部的褲身和下部的襪筒,右腿包括上部的褲身和下部的襪筒,所述拼縫為將染色好的褲腰、左腿、右腿及襠部拼縫成連褲襪。
本發明采用裸氨和長絲為原料,不加工包芯紗去編織成連褲襪,裸氨和長絲通過送紗器直接形成貼合在一起的并行絲,直接作為編織原料加工成連褲襪。這樣長絲不存在纏繞包覆,連褲襪表面平滑柔順,穿著舒適度更好。本發明直接采用裸氨的加工方式,在褲腰加工時,可以避免使用橡筋而造成舒適度降低,通過調整比例,直接采用裸氨的加工方式的褲腰能起到與加橡筋相同的效果。
由于采用裸氨直接加工成連褲襪的方式,因此,裸氨與長絲的結合方式和用量配比發生的極大的變化,結合方式從纏繞變成并行,相比包芯紗,結合方式的改變導致氨綸的用量會有相應提高,氨綸、長絲的配比發生重大改變,這是本發明的關鍵點之一。
其次,由于采用裸氨直接加工成連褲襪的方式,按照常規的生產工藝,由于氨綸的彈性明顯大于長絲,這樣在套板定型時,襪體表面的長絲很容易局部凸起,形成不平整表面,嚴重影響穿著舒適度,發明人為此進行了長時間的摸索以期克服這一技術問題,經過多次改進,發明人終于找到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改變常規的操作步驟(常規操作為先拼縫成連褲襪再染色),采用先染色再拼縫,進而套板定型的方式,進一步的改進了染色的工藝參數及配方比例,通過這樣的改進,先染色時舒緩氨綸的彈性,然后拼縫后再套板定型,這時,經處理后的氨綸和長絲的彈性差異小,套板定型時能有效避免長絲的局部凸起。
作為優選,所述褲腰編織時,裸氨紗線中裸氨與錦綸或滌綸長絲的重量配比為:裸氨10-12%,錦綸或滌綸長絲88-90%。
作為優選,所述褲身編織時,裸氨紗線中裸氨與錦綸或滌綸長絲的重量配比為:裸氨8-10%,錦綸或滌綸長絲90-9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弘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弘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344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