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二次換熱的集成式換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33487.8 | 申請日: | 201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80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哲;郭迎清;毛皓天;楊富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C7/06 | 分類號: | F02C7/06;F02C7/12;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2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芯體 滑油 殼體 二次換熱 端蓋 活門 旁通 集成式換熱裝置 插入殼體 連接板 換熱性能 芯體制造 穿入 減小 兩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二次換熱的集成式換熱裝置,利用兩路燃油對一路滑油二次換熱,包括連接板(3)、端蓋(4)、芯體(5)、滑油濾(6)、殼體(7)、燃油旁通活門(8)、滑油旁通活門(9)、殼體(10)、芯體(11)、端蓋(12)。芯體(5)穿入滑油濾(6)后插入殼體(7),端蓋(4)蓋在芯體(5)上;芯體(11)插入殼體(10),端蓋(12)蓋在芯體(11)上,燃油旁通活門(8)、滑油旁通活門(9)安裝在殼體(10)上;殼體(7)、殼體(10)經連接板(3)連接在一起。所述裝置可實現二次換熱,在滿足換熱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減小芯體體積,降低芯體制造難度及成本,結構緊湊、強度好、可靠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民用航空發動機滑油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集成式換熱裝置,能夠實現二次換熱。
背景技術
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燃滑油熱交換器作為滑油系統熱管理的重要部件,已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近些年,隨著民用航空發動機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發動機上機載設備的功率要求也越來越大,對燃滑油熱交換器的換熱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對普通燃滑油熱交換器性能的提升,必然需要增加散熱管數量、加大散熱管長度、增加折流板數量,導致換熱芯體變大,影響熱交換器的抗振性能,降低可靠性,增大換熱芯體制造難度,提升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情況,針對燃滑油熱交換器類產品越來越高的換熱性能要求,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集成式換熱裝置,能夠實現二次換熱,在滿足換熱性能要求的同時有效減小換熱芯體尺寸,結構緊湊,強度及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證。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集成式換熱裝置,包括:
熱交換器(1),包括端蓋(4)、芯體(5)、滑油濾(6)、殼體(7),用于通過溫度較低的a路燃油對溫度較高的滑油進行一次換熱;
熱交換器(2),包括端蓋(12)、芯體(11)、殼體(10)、滑油旁通活門(9)、燃油旁通活門(8),用于通過溫度較低的b路燃油對一次換熱后的滑油進行二次換熱;
連接板(3),用于連接熱交換器(1)、熱交換器(2)并將熱交換器(1)和熱交換器(2)的滑油路連通,以實現換熱裝置內滑油循環;
其中連接板(3)與熱交換器(1)、熱交換器(2)的連接采用雙頭螺柱連接;
其中連接板(3)與熱交換器(1)、連接板(3)與熱交換器(2)接合面處的密封可采用密封圈或密封墊實現。
進一步地,燃油旁通活門(8)布置在熱交換器(2)燃油入口、出口之間,在芯體(11)堵塞至一定程度時旁通熱交換器(2)燃油路,以防止憋壓。
進一步地,滑油旁通活門(9)布置在熱交換器(2)上,感受熱交換器(1)滑油進、出口處壓差,在芯體(5)、芯體(11)堵塞至一定程度時旁通整個換熱裝置的滑油路,以防止憋壓。
進一步地,熱交換器(2)設置放油腔(16),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燃滑油串腔。當密封圈(14)、密封圈(15)單獨密封失效,或密封圈(18)、密封圈(19)單獨密封失效時,不會出現燃滑油串腔;只有當密封圈(14)、密封圈(15)同時密封失效,或密封圈(18)、密封圈(19)同時密封失效時,才會出現燃滑油串腔。
進一步地,熱交換器(1)滑油入口與芯體(5)之間布置滑油濾(6),用于濾除滑油中的雜質,防止雜質隨滑油循環進入芯體(5)和芯體(11)的散熱管束間隙內,以免造成芯體堵塞,影響換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334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