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方法和制得的薄膜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31519.0 | 申請日: | 201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53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郭四平;周永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三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9/16 | 分類號: | B29C59/16;B65H23/26;B82Y40/00;B29L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筒 薄膜 微納米 多孔結構 轟擊 加熱器 磁性元件 空腔 材料制備領域 多孔結構薄膜 超音速噴射 滾筒外表面 微納米顆粒 薄膜表面 薄膜輸送 磁場作用 區域提供 輸送機構 輸送路徑 依次設置 自然形態 磁場 應用 | ||
1.一種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滾筒(100),其具有空腔(110),在所述空腔內設置有磁性元件(120);
輸送機構(200),用于輸送薄膜(10);
加熱器(300),其設置于滾筒(100)外側,用于對滾筒(100)外的薄膜(10)加熱;以及
顆粒轟擊裝置(400),其設置于滾筒(100)外側,用于在磁場作用下,向所述滾筒(100)上的薄膜(10)以超音速噴射微納米顆粒;
其中,所述加熱器(300)和顆粒轟擊裝置(400)沿所述薄膜(10)的輸送路徑依次設置,所述磁性元件(120)用于向所述顆粒轟擊裝置(400)與所述滾筒(100)外表面之間的區域提供磁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120)固定在所述滾筒(100)的空腔(110)內,可相對于所述滾筒(100)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120)設置在滾筒(100)的內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機構(200)包括沿薄膜(10)輸送路徑依次設置的輸送輥(210)、第一導向輥(220)、第二導向輥(230)和回收輥(240),第一導向輥(220)和第二導向輥(230)分別設置于滾筒(100)的兩側的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轟擊裝置(400)包括:顆粒混勻腔體(410)、料斗(420)、壓縮氣體入口(430)以及噴嘴(440);
所述顆粒混勻腔體(410)用于收容所述微納米顆粒,所述料斗(420)設置在所述顆粒混勻腔體(410)的上方,與所述顆粒混勻腔體(410)連通;所述壓縮氣體入口(430)設置在所述顆粒混勻腔體(410)上,用于輸入壓縮氣體;所述噴嘴(440)設置在所述顆粒混勻腔體(410)的一側,用于輸出微納米顆粒,所述噴嘴(440)相對于所述滾筒(100)的外表面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混勻腔體(410)包括與所述噴嘴(440)連接的錐形部(411);
所述噴嘴(440)包括與所述錐形部(411)連接的一端以及遠離所述錐形部(411)的開口(441);所述磁性顆粒從所述開口(441)輸出;所述噴嘴(440)與所述錐形部(411)連接的一端的橫截面積大于與所述開口(441)的橫截面積。
7.一種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應用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薄膜(10)輸送到滾筒(100)并覆蓋于滾筒(100)外表面;
加熱覆蓋于所述滾筒(100)外表面的薄膜(10),以使所述薄膜(10)的表面塑化;
在磁場作用下,采用顆粒轟擊裝置(400)轟擊覆蓋于所述滾筒(100)外表面的薄膜(10),以在所述薄膜(10)上形成呈自然形態分布的微納米多孔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在薄膜上生成微納米多孔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場為所述顆粒轟擊裝置(400)與所述滾筒(100)外表面之間的磁場,由滾筒(100)內的磁性元件(120)提供。
9.一種微納米多孔結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表面具有微納米多孔結構,所述微納米多孔結構采用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生成到所述薄膜表面。
10.一種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微納米多孔結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納米多孔結構薄膜應用于機械工程、揚聲器、醫學、手術、航天器推進或分析儀器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三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三提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315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