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試材料拉伸/壓縮高應變率力學性能的裝置及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30386.5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82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偉國;陳龍洋;王凡;趙思晗;高猛;徐宇珩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313;G01N3/02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試 材料 拉伸 壓縮 應變 力學性能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利用測試材料拉伸/壓縮高應變率力學性能的裝置對材料進行動態拉伸/壓縮測試的方法,所述測試材料拉伸/壓縮高應變率力學性能的裝置包括炮管(1)、撞擊桿(2)、拉伸透射桿(7)、拉伸入射桿(8)和兩個應變片(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側壓桿(14)、人字型轉接件(15)、梯型轉接件(16)、滑動約束件(17)和拉\壓轉接頭(18);人字型轉接件(15)與梯型轉接件(16)之間設有上下兩根側壓桿(14),人字型轉接件(15)與兩根側壓桿(14)的連接端面實現廣義波阻抗匹配,由一滑動約束件(17)約束;拉伸透射桿(7)與拉伸入射桿(8)之間為被測試件,一并置于兩根側壓桿(14)中,拉伸入射桿(8)的一端與梯型轉接件(16)連接;兩個應變片(6)分別設于拉伸透射桿(7)和拉伸入射桿(8)上;所述人字型轉接件(15)與撞擊桿(2)同軸且廣義波阻抗和撞擊桿(2)匹配或撞擊桿廣義波阻抗低于人字型轉接件(15);
對材料進行動態拉伸測試的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1:將拉伸試樣(11)通過螺紋和拉伸入射桿(8)與拉伸透射桿(7)連接起來,一并置于兩根側壓桿(14)中;
步驟2:控制氣壓推動撞擊桿(2)撞擊人字型轉接件(15)的左端進行沖擊加載,加載應力波沿側壓桿(14)傳至側壓桿(14)右端,通過梯型轉接件(16)對拉伸入射桿(8)施加拉伸加載從而產生拉伸入射脈沖;
步驟3:產生的拉伸入射脈沖通過拉伸入射桿(8)加載至拉伸試樣(11)上,一部分入射脈沖在拉伸入射桿(8)左端面形成反射脈沖并向拉伸入射桿(8)右端傳輸,另一部分則進入拉伸透射桿(7)形成透射脈沖;
步驟4:利用位于拉伸入射桿(8)和拉伸透射桿(7)表面的兩個應變片(6)記錄脈沖,利用一維彈性應力波理論和Hopkinson壓桿原理,即可將得到的脈沖信號轉化為應力-應變曲線;
對材料進行動態壓縮測試的方法為,將人字型轉接件(15)和梯型轉接件(16)移開或取除,在拉伸入射桿(8)和拉伸透射桿(7)連接被測試件端面的螺紋孔內分別擰入拉/壓轉接頭(18),使得兩個端面為平面,拉/壓轉接頭(18)內為進行動態壓縮測試的被測試件;在動態壓縮測試時,拉伸入射桿(8)為壓縮透射桿(20),拉伸透射桿(7)為壓縮入射桿(19);
對材料進行動態壓縮測試的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1:將拉/壓轉接頭(18)擰入拉伸入射桿(8)和拉伸透射桿(7)端面的螺紋孔內,使其和試樣接觸的端面變的平整光潔;
步驟2:控制氣壓推動撞擊桿(2)撞擊加裝拉/壓轉接頭(18)后壓縮入射桿(19)的左端進行沖擊加載,加載應力波沿壓縮入射桿(19)傳至壓縮試樣(4),一部分入射脈沖在壓縮入射桿(19)右端面形成反射脈沖并向壓縮入射桿(19)左端傳輸,另一部分則進入壓縮透射桿(20)形成透射脈沖;
步驟3:利用位于壓縮透射桿(20)和壓縮入射桿(19)表面的兩個應變片(6)記錄脈沖,利用一維彈性應力波理論和Hopkinson壓桿原理,即將得到的脈沖信號轉化為應力-應變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3038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