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刀、具有其的治療設備及控制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30003.4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1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鐘長鎬;李時悅;羅為展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B18/14 | 分類號: | 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進聯浙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麗華 |
| 地址: | 510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治療 設備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刀、具有其的治療設備及控制方法和裝置,該電刀包括導管組件以及設置于所述導管組件上的球囊,所述導管組件具有連通至所述球囊內腔的連通孔,所述導管組件能夠通過該連通孔向所述球囊內腔充入膨脹介質,所述球囊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能夠隨所述球囊的脹縮而變形的電極,電極設置于球囊的外表面,因此,電刀在支氣管鏡介入下一次進入氣管,可以進行電刀切割和球囊膨脹兩個操作,節省了操作時間,操作安全性也隨之提高。尤其是,電極能夠隨球囊的脹縮而變形,通過控制充入球囊內的膨脹介質的量控制球囊的膨脹速度與程度,即可控制電極與消融組織之間的接觸速度與深度,進而實現對氣道內狹窄組織的定向切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用于氣道狹窄治療中的電刀。與之對應地,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該電刀的治療設備、電刀的控制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氣道狹窄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目前,通常采用氣管鏡介入治療的方式,包括支架置入、熱消融、球囊擴張、冷凍等。而熱消融一般包括激光、高頻電刀、微波等方式,其中:高頻電刀是通過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高壓電流對電極所接觸的阻止進行熱消融,以實現肌體組織的分離和凝固,實現切割與止血的目的。由于高頻電刀在氣道內的切割效率極高,且切割深度不容易控制,因此采用高頻電刀時容易出現切深過大、狹窄組織切割不均勻等問題。氣囊擴張的治療方式一般是在氣道內置入球囊,通過向球囊內充氣或充水,使球囊在氣道內膨脹,從而達到擴大氣道管徑的目的。但單純采用球囊擴張的方式可能會由于氣道內環境狹窄、組織韌性大,難以充分擴開氣道,還有可能由于擴張方向不佳導致氣道內局部撕裂而產生大出血等問題。在臨床應用中,較佳的治療方案是將高頻電刀與球囊擴張兩種方式聯合應用。
但是,在高頻電刀切割結合球囊擴張的聯合治療時,由于高頻電刀切割深度及形成的切口位置難以控制,結合球囊擴張時,可能導致球囊擴張時疤痕組織切開不對稱,造成縱膈氣腫。而高頻電刀與球囊需要在支氣管鏡的介入下不斷地交替使用,操作時間長、操作安全性低。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電刀、具有其的治療設備及控制方法和裝置,該電刀能夠定向切割氣道狹窄組織,同時通過球囊擴張氣道,節省操作時間,提高操作安全性。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刀,包括導管組件以及設置于所述導管組件上并能夠脹縮的球囊,所述導管組件具有連通至所述球囊內腔的連通孔,所述導管組件能夠通過該連通孔向所述球囊內腔充入膨脹介質,所述球囊的外表面上固定設置有能夠隨所述球囊的脹縮而變形的電極。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極貼合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極設置為金屬絲或條狀的金屬網,并沿所述導管組件的延伸方向粘接于所述球囊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極設置為多個,多個所述電極沿所述球囊的周向均勻間隔布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電極成對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電極上均連接有電極導線,多個所述電極能夠通過所述電極導線電連接至不同的接線盒。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極設置為不銹鋼絲或鎳鈦合金絲。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球囊的外表與所述電極之間設置有保護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刀還包括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將所述電極的端部相對于所述球囊固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沿所述導管組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球囊上間隔設置有兩個所述固定環,所述電極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個所述固定環,另一端固定于另一個所述固定環。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極的至少一端具有能夠隨所述球囊的脹縮而發生彈性變形的彈性件,所述電極通過所述彈性件彈性連接至所述固定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中心),未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300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