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及模擬多通道烘缸旋轉傳熱測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9695.0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6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董繼先;王莎;喬麗潔;劉歡;楊琸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2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通道烘缸 通道組 烘缸 旋轉平臺 傳熱測試 控制裝置 冷卻回路 旋轉軸 進汽 支撐 冷卻劑通道 傳熱特性 流量條件 蒸汽通道 蒸汽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包括旋轉部分、支撐部分和動力部分,支撐部分設置在旋轉部分下方,用于支撐旋轉部分;動力部分用于為旋轉部分提供動力;旋轉部分包括第一圓盤、第二圓盤、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和至少一對烘缸通道組;每對烘缸通道組包括第一烘缸通道組和第二烘缸通道組,第一烘缸通道組和第二烘缸通道組內均設有多個蒸汽通道和冷卻劑通道。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模擬多通道烘缸旋轉傳熱測試系統,包括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進汽回路、冷卻回路和控制裝置;將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與進汽回路、冷卻回路及控制裝置連接,通過改變蒸汽的壓力和流量,模擬出不同壓力和流量條件下多通道烘缸的傳熱特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凝傳熱實驗測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及模擬多通道烘缸旋轉傳熱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在傳統烘缸中,烘缸只有一個大通道,蒸汽進入烘缸剛通道,在熱量傳遞過程中產生冷凝水,而冷凝水是熱傳遞的主要障礙;隨著紙機車速的提高,有效排出冷凝水是造紙機干燥部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多通道烘缸,這種新型烘缸由烘缸外壁、矩形通道和烘缸內壁組成,蒸汽直接進入矩形小通道,增加了烘缸的換熱面積;同時烘缸通道可以加工為具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通道,有利于冷凝水的排出,提高了紙頁干燥效率。
為研究多通道烘缸的實際傳熱能力,即需要研究旋轉矩形通道的傳熱。目前實驗研究多為靜止狀態下的矩形通道的換熱冷凝研究,對旋轉狀態下矩形通道的研究較少,且多數均為豎直旋轉,與烘缸實際旋轉狀態不符;同時少部分研究水平旋轉的裝置無法調節烘缸通道的傾斜角度,無法研究具用一定傾斜角度的多通道烘缸的傳熱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能夠模擬旋轉狀態下的多通道烘缸。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模擬多通道烘缸旋轉傳熱測試系統,基于旋轉狀態的烘缸旋轉平臺,通過模擬分析計算出烘缸的傳熱效率。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多通道烘缸旋轉平臺,包括旋轉部分、支撐部分和動力部分,支撐部分設置在旋轉部分的下方,用于支撐旋轉部分;動力部分用于為旋轉部分提供動力;
旋轉部分包括第一圓盤、第二圓盤、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和至少一對烘缸通道組;每對烘缸通道組包括第一烘缸通道組和第二烘缸通道組,第一烘缸通道組和第二烘缸通道組內均設有多個蒸汽通道和冷卻劑通道;
第一圓盤連接在第一旋轉軸上,第二圓盤連接在第二旋轉軸上;烘缸通道組的一端通過固定裝置連接在第一圓盤上,另一端通過固定裝置連接在第二圓盤上;
動力部分包括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第一電機用于驅動第一旋轉軸轉動,第二電機用于驅動第二旋轉軸轉動。
進一步,第一旋轉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氣液電滑環,第二旋轉軸一端安裝有第二氣液電滑環,第一氣液電滑環內貫穿有左蒸汽軟管和左冷卻劑軟管,第二氣液電滑環內貫穿有右蒸汽軟管和右冷卻劑軟管;
在第一烘缸通道組和第二烘缸通道組的上表面一端設有左冷卻劑管接頭,另一端設有右冷卻劑管接頭;
在第一烘缸通道組和第二烘缸通道組的下表面一端設有左蒸汽管接頭,另一端設有右蒸汽管接頭;
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均為空心軸,左蒸汽軟管貫穿第一旋轉軸后,通過左蒸汽管接頭與蒸汽通道的一端相通,蒸汽通道的另一端通過右蒸汽管接頭與右蒸汽軟管連接;
右冷卻劑軟管貫穿第二旋轉軸后,通過右冷卻劑管接頭與冷卻劑通道的一端相通,冷卻劑通道的另一端通過左冷卻劑管接頭與左冷卻劑軟管連接。
進一步,左蒸汽軟管包括第一軟管和第三軟管,左蒸汽管接頭包括第一管接頭和第二管接頭,右蒸汽軟管包括第二軟管和第四軟管,右蒸汽管接頭包括第五管接頭和第六管接頭,蒸汽通道包括第一蒸汽通道和第二蒸汽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96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