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9123.2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495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舸;湯涉;張東宇;陳前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28/08;H04W36/08;H04W36/22;H04W52/34;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65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蜂窩基站 能效 網絡 負載均衡 能量效率 信道功率 資源分配 簇頭 減小 注水 移動通信技術 核心區域 流量擁塞 配置網絡 信干噪比 異構網絡 用戶設備 中斷概率 重新分配 注水算法 最優匹配 分簇 分配 基站 蜂窩 保證 通信 | ||
1.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
該方法根據所提網絡場景的特點,聯合優化網絡中用戶UE與基站gNB的匹配、小蜂窩基站分簇、信道功率分配和動態小蜂窩基站開/關來最大化網絡的能量效率,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基于負載均衡的用戶設備與基站最優匹配方案;
S2:基于半正定的協相關分簇方案;
S3:基于幾何注水方法分配信道功率;
S4:結合小蜂窩基站簇、信道功率分配和動態小蜂窩基站開/關優化網絡能量效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建模兩層蜂窩異構網絡,分別為宏蜂窩層M-gNB和小蜂窩層F-gNB;
網絡中基站總數為M,用集合表示M={M1,M2},M1={1}表示M-gNB集合,M2={2,3,…,m,…,M}表示F-gNB集合;用戶UE總數為K,用集合表示K={1,2,…,k,…K};整個網絡中可用信道數為N,用集合N={1,2,…,n,…,N}表示;UE與能達到最大效用函數的gNB進行匹配,以達到網絡負載均衡;最大效用函數與連接偏置因子和接入gNB后所獲得能量效率有關,表示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UE k與gNB m之間的連接偏置因子與基站gNB m當前服務的UE的數目Lc,所能容納的最大UE的數目和一個時隙內所能服務的UE的數目相關;連接偏置因子表示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2中,兩層蜂窩異構網絡建模為一個無向圖G=(M2,E),其中M2為F-gNB的集合,是無向圖的頂點集合,E是無向圖中任意兩個頂點之間邊的集合;本發明在分簇過程中考慮F-gNB間的相對距離,同時兼顧簇內F-gNB間能量效率差異性;通過最大化得到最優的F-gNB簇,用集合C表示;其中,β為相似度的權重因子,(i,j)為頂點i與j之間的邊;E1(C)為簇內頂點間邊的集合,E2(C)為簇間頂點間邊的集合;為頂點i與j之間的相似度,用頂點F-gNB的i和j的能量效率之差的絕對值來表示,即,而Ki為接入F-gNB i的UE的集合;為頂點i與j之間的差異度,用頂點F-gNB的i和頂點j的距離來表示,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3中,使用幾何注水方法來分析信道功率分配問題,最大化網絡傳輸速率;在信道功率分配的基礎上降低F-gNB的發射功率,減小網絡功率消耗,最大化網絡的能量效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簇和幾何注水資源分配的網絡能效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4中,完成gNB與UE匹配和信道功率分配后,通過關閉能效低的F-gNB進一步提升網絡能量效率,直到網絡的能量效率不再提高;除此之外,每個F-gNB都有一個核心區域,核心區域定義為以F-gNB為中心,半徑為20m以內的范圍;若核心區域內有UE,則F-gNB不會被關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912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