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充電器的電路、充電器和利用充電器進行充電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9083.1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3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若曦;李陽;姚自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卜睿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16 | 分類號: | B60L53/16;B60L53/2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劉長春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丈八街辦高新一路***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充電器 電路 利用 進行 充電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充電器的電路、充電器和利用充電器進行充電的方法,電路包括:第一火線(L1)、第一輔助火線(L1`)、第一零線(N1)、第一輔助零線(N1`)、第一地線(EARTH1)、第一輔助地線(EARTH1`)、識別信號模塊、輔助火線信號檢測模塊、主控器、充電協議控制器、輸入端口和輸出端口。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檢測第一輔助火線與第一地線之間的電壓差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同時檢測IR信號是否存在,判斷充電器的電源輸出電流的能力,從而能夠根據不同場合的不同負載能力的電源,調整電動汽車充電功率,使用戶可在不同的電源上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而不必擔心功率不匹配造成的充電故障或安全事故。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充電器的電路、充電器和利用充電器進行充電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燃料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新能源汽車逐漸普及。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與純電動車輛(以下統稱電動汽車),其中,電動汽車因具有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優勢,因此近年來電動汽車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
對于電動汽車而言,充電設備的普及率與易用性是用戶極為關心的。不少用戶為了方便充電,隨車自備便攜式交流充電設備,可在有交流電的場合直接對車輛進行充電,而不必尋找充電樁。
但是,由于在不同場合可能出現不同負載能力的電源,如果電源不能滿足標稱功率的需求,則無法進行安全充電,而電源輸出能力大于標稱功率時,無法以更快的速度向車輛充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充電器的電路、充電器和利用充電器進行充電的方法。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充電器的電路,包括第一火線、第一輔助火線、第一零線、第一輔助零線、第一地線、第一輔助地線、識別信號模塊、輔助火線信號檢測模塊、主控器、充電協議控制器、輸入端口和輸出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火線、所述第一輔助火線、所述第一零線、所述第一輔助零線、所述第一地線和所述第一輔助地線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輸入端口,所述第一火線、所述第一零線和所述第一地線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輸入端口,所述第一輔助火線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第一火線和所述輸出端口之間,所述第一輔助零線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第一零線和所述輸出端口之間,所述第一輔助地線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地線和所述輸出端口之間;
所述識別信號模塊,所述識別信號線IR連接于所述輸入端口和所述主控器之間,用于檢測IR信號是否存在,并輸出第一檢測結果;
所述輔助火線信號檢測模塊,連接于所述第一輔助火線、所述第一地線和所述第一輔助地線,用于檢測所述第一輔助火線與所述第一地線之間的電壓差是否大于第一預設閾值,產生第二檢測結果;
所述主控器,連接于所述輔助火線信號檢測模塊和所述充電協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和所述第二檢測結果,將根據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和所述第二檢測結果控制所述充電協議控制器產生CP信號;
所述充電協議控制器,連接于所述輸出端口,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和所述第二檢測結果產生所述CP信號。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充電協議控制器具體用于利用H橋根據所述第一檢測結果和所述第二檢測結果產生所述CP信號。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隔離正電壓AC/DC,連接于所述第一火線和所述第一零線,用于提供相對于二次回路地的正隔離電壓。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充電協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模塊、電阻,其中,
所述控制電路片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均連接于所述主控器,所述控制器模塊的第一出口通過所述電阻連接于所述輸出端口,所述控制器模塊的第二出口連接于所述輸出端口,所述控制器電路還連接于正隔離電壓和二次回路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卜睿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卜睿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90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