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7009.6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38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軍;劉曉茜;吳宛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小軍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C05F9/02;C05F9/04;A01K67/033;B01D36/04;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中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伍兵 |
| 地址: | 2011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活垃圾 有機質 黑水虻 采食 主倉 生活垃圾處理裝置 玻璃金屬 高有機質 成倉 輕雜 重雜 繁殖 羽化 餐廚廢棄物 資源化利用 塑料 高效分離 淋水系統 曝氣系統 殘余物 低成本 堆肥倉 分離倉 收集倉 紙纖維 中轉倉 交配 產卵 蚯蚓 吹水 水油 水中 去除 糞便 骨頭 纖維 返回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包括主倉、堆肥倉、輕雜倉、中雜倉、重雜倉、收集倉、育成倉、繁殖倉、中轉倉、水油分離倉、曝氣系統、淋水系統和吹水系統;黑水虻在主倉內采食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后進入育成倉羽化并交配,然后在繁殖倉內產卵,新生代黑水虻重新返回主倉采食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蚯蚓配合黑水虻進一步采食黑水虻的糞便以及剩余的殘渣,去除餐廚廢棄物有機質后的殘余物包括塑料、纖維和骨頭玻璃金屬等在水中按比重分別歸入輕雜倉、中雜倉和重雜倉。本發明實現了混合型生活垃圾的高效分離利用,餐廚有機質、塑料、紙纖維、玻璃金屬等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實現了生活垃圾的低成本高效益零風險零危害資源化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活垃圾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一些家庭來說,在處理生活垃圾時沒有分類的習慣,經常將家庭生活中產生的所有垃圾混合丟棄。這種生活垃圾一般包括剩菜、剩飯、做飯剩余的邊角料、用過的廢棄塑料紙、塑料瓶、生活廢紙、玻璃瓶等,其中剩菜、剩飯等廚余有機質占比較大,另外其中的廢紙、書報、紙箱等紙類制品業比較多。在現有技術中,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的后期分類困難,垃圾分類后的剩余價值很低;垃圾處理單位一般對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直接采用填埋的處理方式,無法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機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將其轉化利用,同時將其中的紙質纖維提取出來。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有機質混合型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包括:
主倉,主倉上設置有用于垃圾投入的投料口,主倉底部設置有活動底板和鉸刀,活動底板的表面設置篩孔區域,活動底板之下設置有用于封閉篩孔區域的升降蓋板,主倉通過篩孔區域與堆肥倉連通;當蓋板上升與活動底板貼合時,整個活動底板隔水;
主倉內的混合型生活垃圾中包含的餐廚廢棄物等有機質首先被投入其中的黑水虻迅速取食,待黑水虻遷出主倉以后,主倉內殘留的主要是塑料類等輕質雜物,纖維類等中質雜物,以及大骨頭,玻璃,金屬等重質雜物以及黑水虻產生的排泄物以及一些微小有機質顆粒等。當蓋板下降與活動底板分離時,主倉內的水和上述小顆粒雜質經過篩孔區流入堆肥倉;
堆肥倉,堆肥倉的底部設置有篩板,堆肥倉通過篩板和管路連通至水油分離倉,堆肥倉內養殖蚯蚓;
輕雜倉,輕雜倉與主倉連通并且連通處設置有第一倉門,輕雜倉通過面網和管路連通至水油分離倉;主倉內設置有與第一倉門等高的吹水管,主倉內淋水后,輕質雜物(例如塑料袋和塑料瓶)包括油液等經適當破碎攪拌后將漂浮在液面上;此時如果打開第一倉門,經過吹水管的吹水以及水的自然流動作用,輕質雜物將進入輕雜倉內;
中雜倉,中雜倉與主倉連通并且連通處設置有第二倉門,中雜倉通過面網和管路連通至水油分離倉,第二倉門的高度低于第一倉門的高度;當輕質雜物進入輕雜倉后,關閉第一倉門,此時如果開啟第二倉門,在適當攪拌作用下,經過吹水管的吹水以及水的自然流動作用,主倉內的液體以及經攪拌懸浮的纖維素等雜物將進入中雜倉;
重雜倉,重雜倉位于主倉下方,重雜倉通過面網和管路連通至水油分離倉;當輕質雜物排入輕雜倉、纖維類等中質雜物排入中雜倉之后,剩余在活動底板的上的主要是骨頭、玻璃、金屬等重質雜物,此時如果翻轉活動底板,即可將重質雜物投入重雜倉;
收集倉,收集倉與主倉連通并且連通處設置有第三倉門,第三倉門的高度大于第一倉門的高度;收集倉用于收集主倉內發育成熟主動遷出的黑水虻;
育成倉,育成倉與收集倉連通,育成倉內設置有促進黑水虻交配的照明裝置;其中,育成倉與收集倉的連接通道應適當增加黑水虻的通行難度,例如將連通口設置在側壁的較高處,確保只有少量黑水虻能夠到達育成倉實現羽化成蟲,多數黑水虻滯留在收集倉中或者被收集用作餌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小軍,未經胡小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70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危險品儲罐報廢回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