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TE終端的偵碼方法、裝置、偵碼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26478.6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392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雄;彭岳峰;張全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26 | 分類號: | H04W8/26;H04W36/14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陳小娜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te 終端 方法 裝置 設備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一種LTE終端的偵碼方法、裝置、偵碼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偵碼設備根據待偵碼終端所在LTE實際小區的頻點、小區ID及時隙配置,對所述偵碼設備進行配置;配置后的偵碼設備根據所需的偵測半徑、LTE實際小區所在LTE基站的參考信號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偵碼設備與LTE基站的距離,確定配置后的偵碼設備發送信號的功率,并采用所述功率向待偵碼終端發送接入信號,以使待偵碼終端與配置后的偵碼設備建立連接;其中,所述功率大于所述LTE實際小區所在LTE基站的發射功率;配置后的偵碼設備根據接收到的待偵碼終端的Msg消息,確定待偵碼終端的IMSI序列。使用該方法進行LTE終端的偵碼大大減小了對待偵碼終端正常使用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LTE終端的偵碼方法、裝置、偵碼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終端數量日益增加,在移動終端中,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IMSI)是區別移動用戶的唯一標志,若獲取到移動終端的IMSI就可以獲得該移動終端的其他信息,因此,從國防和公共安全方面考慮,對移動終端進行偵碼和定位成為了一種必要手段。目前,使用4G終端的用戶越來越多,如何對4G終端進行偵碼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技術中,通常是由偵碼設備向移動終端發送較大功率的2G干擾信號或者3G干擾信號,把移動終端從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LTE)網絡退回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網絡或者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網絡,然后再對移動終端發送的回應信息進行解析,以獲取其IMSI序列。
但是,由于傳統技術需將移動終端退回GSM網絡或者WCDMA網絡,因此其對4G移動終端的正常使用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偵碼技術對4G移動終端的正常使用影響較大的問題,提出一種LTE終端的偵碼方法、裝置、偵碼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LTE終端的偵碼方法,包括:
偵碼設備根據待偵碼終端所在LTE實際小區的頻點、小區ID及時隙配置,對所述偵碼設備進行配置;
配置后的偵碼設備根據所需的偵測半徑、所述LTE實際小區所在LTE基站的參考信號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偵碼設備與所述LTE基站的距離,確定所述配置后的偵碼設備發送信號的功率,并采用所述功率向所述待偵碼終端發送接入信號,以使所述待偵碼終端與所述配置后的偵碼設備建立連接;其中,所述功率大于所述LTE實際小區所在LTE基站的發射功率;
所述配置后的偵碼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待偵碼終端的Msg消息,確定所述待偵碼終端的IMSI序列。
上述LTE終端的偵碼方法,偵碼設備首先根據待偵碼終端所在LTE實際小區的頻點、小區ID及時隙配置,對偵碼設備進行配置,然后根據偵測半徑、LTE實際小區所在LTE基站的參考信號的接收功率、以及偵碼設備與LTE基站的距離,確定配置后的偵碼設備發送信號的功率,并向待偵碼終端發送接入信號,最后根據接收到的待偵碼終端的Msg消息,確定待偵碼終端的IMSI序列。由于該方法中偵碼設備是根據待偵碼終端所在LTE實際小區的系統參數進行配置的,其配置得到的偵碼設備所發送的接入信號與LTE實際小區的接入信號類型相同,因此當待偵碼終端由與LTE實際小區的連接切換至與配置后的偵碼設備的連接時,大大減小了對待偵碼終端正常使用的影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后的偵碼設備根據所需的偵測半徑、所述LTE實際小區所在LTE基站的參考信號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偵碼設備與所述LTE基站的距離,確定所述配置后的偵碼設備發送信號的功率,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64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