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4335.1 | 申請日: | 2019-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731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上順;林永捷;薛玲;林長庚;王文平;葉世集;林玉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千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崢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墻體 結構墻體 砌縫 砌體房屋 鋼筋網綁扎 變形性能 財產損失 房屋加固 鋼筋骨架 固定鋼筋 居住環境 抗震能力 拉結鋼筋 使用壽命 飽滿度 鋼筋網 美觀度 原結構 穿墻 勾縫 抗剪 抗彎 受力 原石 注漿 臺風 拆除 地震 房屋 災害 重建 施工 農民 | ||
本發明涉及房屋加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避免了對原石結構的拆除重建,不會對原結構造成破壞;利用穿墻拉結鋼筋固定鋼筋網并與鋼筋網綁扎牢固,使石結構墻體內側形成鋼筋骨架,使得墻體和鋼筋網可共同受力,大大提高石結構墻體的強度及抗震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墻體的整體性,能夠很好地改善石結構墻體的抗剪、抗彎的變形性能,且施工簡單,經濟合理;墻體砌縫采用“先勾縫,后注漿”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砌縫的飽滿度和美觀度;減少了地震、臺風等災害造成的人員及財產損失,增加了房屋的使用壽命,為農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房屋加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
背景技術
現福建沿海不同地區農村住宅采用石結構比例較高。甩漿施工的石墻的砂漿飽滿度偏低,墻體的整體性和抗剪抗震能力極差。常用的石砌體墻加固方案:著重于砌縫的改造,然而,這些措施對于提高墻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方面,仍是有限的,由于現場施工存在的不確定因素,這種加固措施的可靠性仍然存疑。因此,需要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對目前的石砌體房屋加固方案進一步完善。
如國內專利號為CN103498571.B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采用穿墻鋼筋骨架外加鋼筋網的加固石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原石結構墻體,還包括設置在原石結構墻體兩側的鋼筋網以及貫通墻體的拉結鋼筋,通過石結構墻體的拉結鋼筋,使石結構墻體兩側形成鋼筋骨架,再在鋼筋骨架上綁扎鋼筋網,然后噴射混凝土。該發明在原石結構中打入鋼筋,打入的鋼筋不易于原石結構形成整體,且未有對原砌縫的改造,因此該發明加固措施的可靠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整體性較好、施工簡單經濟的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所述墻體包括石塊、石塊之間的砌縫,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墻體兩側面的砌縫上分別鑿出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放置支撐墊塊;采用高壓水槍,清除砌縫內的所有原砂漿;采用混凝土砂漿,對墻體兩側面的砌縫分別進行勾縫處理,勾縫后的砌縫包括勾縫面和兩個勾縫面之間形成的勾縫腔;
步驟二:在墻體內側面的勾縫面上間隔交替設置拉結鋼筋和壓漿孔,且保證上下相鄰砌縫內拉結鋼筋為梅花樁形布置;所述拉結鋼筋的一端位于墻體的砌縫內,另一端伸出墻體砌縫為自由端;
通過壓漿孔注漿到勾縫腔內,注漿完成后馬上堵塞壓漿孔,直至所有壓漿孔完成注漿;
待整面墻體完成砌縫的改造后,在墻體內側面由下而上布設鋼筋網,將每個拉結鋼筋的自由端綁扎在鋼筋網的結點上;
步驟三:在鋼筋網外側噴射混凝土將鋼筋網和墻體筑成一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對原石結構的拆除重建,不會對原結構造成破壞;利用穿墻拉結鋼筋固定鋼筋網并與鋼筋網綁扎牢固,使石結構墻體內側形成鋼筋骨架,使得墻體和鋼筋網可共同受力,大大提高石結構墻體的強度及抗震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墻體的整體性,能夠很好地改善石結構墻體的受剪、受彎的變形性能,且施工簡單,經濟合理;墻體砌縫采用“先勾縫,后注漿”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砌縫的飽滿度和美觀度;減少了地震、臺風等災害造成的人員及財產損失,增加了房屋的使用壽命,為農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的支撐墊塊的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的支撐墊塊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石砌體房屋墻體加固方法的勾縫處理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千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千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43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