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ST仿真天線數據可視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23268.1 | 申請日: | 2019-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88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高穎;汪靜;郭淑霞;張朋;閆彬舟;王子道;李啟凡;邵群;陳局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G06F16/29;G06T17/00;G06T19/20;G06F113/1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st 仿真 天線 數據 可視化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CST仿真天線數據可視化方法,用真實地理經緯度坐標確定天線數據場的空間位置,利用電磁仿真軟件(CST)對天線進行設計與仿真,以得到的天線仿真數據作為數據源,通過數據預處理和按照每層數據的天線增益進行顏色映射,以三角網格化的數據點坐標映射至空間對應位置,再進行Alpha通道融合設置透明和顏色效果,最終以快速、高效、直觀的方式展示天線數據,用以反映天線內部及整體的數據分布。有益效果為將CST天線數據在具有真實地形的地理信息系統中進行顯示,將數據的天線增益屬性映射成顏色屬性。根據顏色的變化和網格化天線方向圖能夠直觀、清晰地表示天線在復雜電磁環境中受輻射的情況分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間數據三維可視化領域,涉及一種CST仿真天線數據可視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目前存在著多種電磁環境仿真軟件,它們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一些仿真軟件面對普通計算機來說資源占有率會過高,導致運行速度過慢,不利于普通計算機對電磁場進行仿真。然而CST(三維電磁場仿真軟件)資源利用率高,適合在對天線進行仿真時,能夠快速導出天線仿真數據。
現在CST對天線仿真得出的天線方向圖僅能在仿真軟件上顯示,其可視化天線方向圖的顯示效果單一,而且不能和真實的地理信息系統坐標相結合,難以直觀地反映仿真或真實場景區域內的電磁環境威脅狀態。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出一種CST仿真天線數據可視化方法,將天線數據與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結合,將天線仿真數據標定在真實的地理空間坐標上,并對天線數據進行顏色映射和繪制,最后實現在地理信息系統上快速、直觀地顯示其天線方向圖效果。
技術方案
一種CST仿真天線數據可視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1:采用三維電磁場仿真軟件CST對天線進行仿真得到天線數據,然后將天線數據載入地理信息系統中;
所述天線數據格式為:
Phi Theta Re_Theta Im_Theta Re_Phi Im_Phi
其中:Phi表示天線的方位角,Theta表示的天線的俯仰角,Re_Theta、Im_Theta分別為俯仰角Theta方向實部和虛部的幅值,Re_Phi、Im_Phi分別為方位角Phi方向實部和虛部的幅值;
步驟2:將天線數據的經緯度坐標轉換為平面坐標系坐標,再將平面坐標系坐標轉換為地球物理坐標系;
步驟3、對步驟2轉換為地球物理坐標系的天線數據預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32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