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凝沉淀調蓄池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3109.1 | 申請日: | 2019-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2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傳庭;郭葵香;蔣明;唐建國;趙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義律師事務所 31304 | 代理人: | 劉峰 |
| 地址: | 20001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沉淀 沖洗室 設備間 進水格柵井 調蓄池 集水溝 供氣管 進水箱 排空泵 廊道 穿孔曝氣管 鼓風機 出水水質 加藥裝置 沖洗水 分隔墻 凈化水 聯通 拍門 沖洗 緊湊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沉淀調蓄池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設備間和混凝沉淀調蓄區,所述設備間位于混凝沉淀調蓄區的上部,所述設備間內包含進加藥裝置和鼓風機,所述混凝沉淀調蓄區包括進水箱、進水格柵井、沖洗室和集水溝,所述進水箱與進水格柵井相連,所述進水格柵井位于沖洗室上部,所述沖洗室將混凝沉淀調蓄區劃分成若干廊道,每個廊道中間設有分隔墻,所述沖洗室上安裝有沖洗拍門,所述集水溝位于混凝沉淀調蓄區的另外一側,所述集水溝內設有沖洗水排空泵和凈化水排空泵,所述設備間通過供氣管與混凝沉淀調蓄區聯通,所述供氣管靠近混凝沉淀調蓄區的一端設有穿孔曝氣管。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混凝沉淀調蓄池占地緊湊,效率高,且能提高出水水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雨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凝沉淀調蓄池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合流制系統的溢流污染和分流制的初期雨水污染是造成城市水體環境惡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需要對初期雨水進行處理后再排放至水體,由于初期雨水具有時間短,流量大的特點,如直接在排水末端設置處理裝置,則處理裝置的規模將非常大。
目前常規的解決方案是在排水系統末端設置調蓄池,在降雨初期將初期雨水儲存起來,然后用提升泵將調蓄池內儲存的初期雨水均勻輸送至處理裝置內,處理后排放至水體,該種方案雖然能夠降低處理裝置的規模,但由于分別設置調蓄池及處理裝置,投資高,占地面積大,且處理裝置處理能力的限制,往往調蓄池放空時間較長,影響了調蓄池的使用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占地緊湊、效率高、能提高出水水質的一種混凝沉淀調蓄池及其控制方法。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凝沉淀調蓄池,包括設備間和混凝沉淀調蓄區,所述設備間位于混凝沉淀調蓄區的上部;設備間內設有加藥裝置和鼓風機,所述混凝沉淀調蓄區包括進水箱、進水格柵井、沖洗室和集水溝;
所述進水箱的一側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箱的頂部設有進水閘門,所述進水箱與進水格柵井相連,所述進水格柵井的一側設有格柵,所述進水格柵井位于沖洗室上部,所述沖洗室將混凝沉淀調蓄區劃分成若干廊道,每個廊道中間設有分隔墻,所述沖洗室上安裝有沖洗拍門,所述集水溝位于混凝沉淀調蓄區的另外一側,所述集水溝內設有沖洗水排空泵和凈化水排空泵;設備間通過供氣管與混凝沉淀調蓄區聯通,位于混凝沉淀調蓄區一端的供氣管設有穿孔曝氣管。
上述穿孔曝氣管距離混凝沉淀調蓄區的底板0.5m高。
上述沖洗排空泵安裝在調蓄池的最底部。
上述凈化水排空泵安裝在距離混凝沉淀調蓄區的底板0.5m高處。
上述加藥裝置投加的藥劑通過加藥管接入供氣管內,最終通過調蓄池內的穿孔曝氣管均勻混合到污水中。
上述混凝沉淀調蓄池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開啟所述進水閘門,初期雨水經過進水格柵井進入混凝沉淀調蓄區,所述混凝沉淀調蓄區水位達到最高水位時,關閉進水閘門;
步驟(2):開啟所述鼓風機及加藥裝置,所述加藥裝置將藥劑打入供氣管內,所述鼓風機將壓縮空氣輸入進供氣管內;
步驟(3):停止運行鼓風機及加藥裝置,整個調蓄區處于靜沉狀態,與藥劑反應的污染物質經過沉淀,沉積到調蓄區底部,上部為凈化后的水;
步驟(4):開啟所述凈化水排空泵,將上部凈化后的水排放至河道,待水位降到底板底部時,停止運行凈化水排空泵,開始運行所述沖洗水排空泵,將底部沉積的污染物提升輸送至污水管網;
步驟(5):待全部排空后,開啟所述沖洗拍門,利用所述沖洗室內存儲的水,對調蓄區進行沖洗,沖洗的廢水通過沖洗排空泵提升輸送至污水管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31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污水處理系統及有機污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濃排水再濃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