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22458.1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18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梁興雨;王曉慧;舒歌群;衛海橋;田華;王月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F1/16 | 分類號: | F02F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缸套 疏水 水滴 氣缸套外表面 微凹槽 接觸角 疏水性表面結構 表面張力作用 表面設置 空氣接觸 防腐蝕 疏水性 球型 | ||
本公開提供一種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該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氣缸套外表面上的多個微凹槽,該微凹槽使水滴與所述氣缸套外表面的接觸角大于90°,形成疏水性表面結構。本公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通過在氣缸套表面設置微凹槽,在微凹槽的表面會存在一定的空氣,當水滴落在氣缸套表面時,水滴的大部分面積與空氣接觸,由于水的表面張力作用,水滴在這種表面上會慢慢接近于球型,其接觸角將會增大,當水滴與氣缸套表面的接觸角大于90°時,有利于實現氣缸套表面的疏水性,從而達到防腐蝕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發動機氣缸套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
背景技術
船用柴油機為了提高冷卻效果,大多數采用濕式氣缸套,閉式循環淡水冷卻,這種冷卻的特點是循環流動的冷卻水直接與高溫的濕式氣缸套外表面接觸而帶走熱量。但長期與冷卻水接觸的表面會發生穴蝕與電化學腐蝕。目前的很多研究集中在耐腐蝕涂層的角度,涂層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涂層表面結合力等。雖然這些方法都可以達到防腐蝕的作用,但并不理想。
公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以緩解現有技術中的耐腐蝕涂層防腐蝕效果不理想的技術問題。
(二)技術方案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氣缸套外表面上的多個微凹槽,該微凹槽使水滴與所述氣缸套外表面的接觸角大于90°,形成疏水性表面結構。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微凹槽沿矩形陣列設置。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相鄰兩行所述微凹槽對齊設置。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相鄰兩行所述微凹槽交錯設置。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相鄰兩列所述微凹槽交錯設置。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所述微凹槽間距介于0.1mm至0.5mm之間。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微凹槽為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正方形的邊長介于1mm至3mm之間,深度介于50μm至100μm之間。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微凹槽占所述氣缸套外表面的面積介于70%至95%之間;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疏水型氣缸套,其外表面上設置有本公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
(三)有益效果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公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及疏水型氣缸套通過在氣缸套表面設置微凹槽,在微凹槽的表面會存在一定的空氣,當水滴落在氣缸套表面時,水滴的大部分面積與空氣接觸,由于水的表面張力作用,水滴在這種表面上會慢慢接近于球型,其接觸角將會增大,當水滴與氣缸套表面的接觸角大于90°時,有利于實現氣缸套表面的疏水性,從而達到防腐蝕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疏水型氣缸套外表面結構的另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24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壓共軌燃油系統的控制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發動機氣缸體、發動機及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