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背部肌肉放松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22315.0 | 申請日: | 2019-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01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如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靈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15/00 | 分類號: | 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吳玉玲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背部 肌肉 放松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放松椅,尤其涉及一種背部肌肉放松椅。因此,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代替人工對背部進行按摩,按摩力度均勻,并且還能對背部進行全面的按摩的背部肌肉放松椅。本發明的技術實施方案為:一種背部肌肉放松椅,包括有底座、環形滑塊、支撐桿、座板、扶手、框架等;底座頂部中間開有環形滑槽,環形滑槽內滑動式的設有兩個環形滑塊,環形滑塊與環形滑槽滑動配合,環形滑塊頂部固接有支撐桿,座板安裝于左右兩側支撐桿頂端之間。本發明通過人們坐在座板上,使座板左右擺動,即可使滾輪正反交替轉動對背部進行按摩,并且按摩力度均勻,無需人用手對背部進行按摩,避免手酸痛導致按摩力度不一致影響按摩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放松椅,尤其涉及一種背部肌肉放松椅。
背景技術
運動人員訓練完成后,背部都是緊繃著,為了使自身更加放松,不影響后續訓練,都會對背部進行適當的按摩,通常都是人們手動對運動人員背部進行按摩,時間一長,人的手容易酸痛導致按摩力度不均勻影響按摩效果,并且人的手還要不斷的移動對背部全面的按摩,所以人們會按摩一段時間就休息一會,放松自己的手,如此導致按摩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時間一長,人的手容易酸痛導致按摩力度不均勻影響按摩效果,并且人的手還要不斷的移動對背部全面的按摩的缺點,因此,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代替人工對背部進行按摩,按摩力度均勻,并且還能對背部進行全面的按摩的背部肌肉放松椅。
本發明的技術實施方案為:一種背部肌肉放松椅,包括有底座、環形滑塊、支撐桿、座板、扶手、框架、靠板、第一橫板、支桿、弧形齒條、沙發皮和按摩裝置,底座頂部中間開有環形滑槽,環形滑槽內滑動式的設有兩個環形滑塊,環形滑塊與環形滑槽滑動配合,環形滑塊頂部固接有支撐桿,座板安裝于左右兩側支撐桿頂端之間,座板左右兩側面后部固接有扶手,可使人靠背的框架安裝于座板后側面,框架內后側面上部安裝有第一橫板,第一橫板與框架內下部之間設有按摩裝置,框架前側面上部開有開口,沙發皮安裝于框架外前側面上部與下部之間,沙發皮將開口擋住,按摩裝置與沙發皮接觸,可使人靠頭的靠板安裝于框架外頂部前側,底座頂部后側對稱式的安裝有兩個支桿,兩個支桿頂端之間固接有弧形齒條,弧形齒條與按摩裝置配合。
更為優選的是,按摩裝置包括有第一軸承座、第一轉軸、凸輪、第一皮帶輪、雙槽皮帶輪、第一平皮帶和第一齒輪,第一橫板與框架底部都均勻間隔的嵌入式安裝有第一軸承座,第一轉軸與上下兩側第一軸承座內的軸承連接,可對人背部進行按摩的凸輪均勻間隔的安裝于第一轉軸上部,凸輪與沙發皮接觸,左右兩側第一轉軸底端固接有第一皮帶輪,雙槽皮帶輪安裝于中間的第一轉軸下部,雙槽皮帶輪與左右兩側第一皮帶輪之間都連接有第一平皮帶,第一齒輪安裝于中間的第一轉軸底端,第一齒輪位于弧形齒條后側與其嚙合。
更為優選的是,還包括有可進一步對人背部進行按摩的滾動裝置,滾動裝置包括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轉軸、按摩輥、第一錐齒輪、豎桿、六菱形桿、第二皮帶輪、第二平皮帶、第三皮帶輪、第三轉軸、推桿、緊固螺栓、第二橫板、第三軸承座、第四皮帶輪、第五皮帶輪、第三平皮帶、轉桿和第二錐齒輪,第二軸承座為兩個,兩個第二軸承座分別嵌入式的固接在框架左右兩側上部,第二轉軸與左右兩側第二軸承座內的軸承連接,可對人背部進一步按摩的按摩輥為兩個,兩個按摩輥分別安裝于第二轉軸左右兩側,第二轉軸左部固接有第一錐齒輪,第一錐齒輪位于左側按摩輥右側,框架頂部后側開有起導向作用第二通孔,推桿位于第二通孔內,框架頂部后側設有可使推桿固定的緊固螺栓,第一橫板頂部后側固接有豎桿,第二橫板為兩個,其中一個第二橫板安裝于推桿底端,另一個第二橫板中間開有第一通孔,豎桿位于第一通孔內,第二橫板前后兩側都嵌入式的安裝有第三軸承座,第三轉軸與后側上下兩側第三軸承座內的軸承連接,第四皮帶輪安裝于第三轉軸上部,第三皮帶輪安裝于第三轉軸底端,轉桿與前側上方第三軸承座內的軸承連接,轉桿上部安裝有第五皮帶輪,第五皮帶輪與第四皮帶輪之間繞有第三平皮帶,與第一錐齒輪配合的第二錐齒輪安裝于轉桿底端,六菱形桿與前側下方第三軸承座內的軸承連接,第二皮帶輪安裝于六菱形桿上部,第二皮帶輪與第三皮帶輪之間繞有第二平皮帶,中間第一轉軸頂部中間開有與六菱形桿配合的六菱形孔,六菱形孔位于六菱形桿正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靈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靈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22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