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具排氣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16472.0 | 申請日: | 2019-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3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新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4 | 分類號: | 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排氣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模具排氣結構。該模具排氣結構包括封膠入子、第一凹槽、多個排氣片及排氣間隙。其中,封膠入子的封膠面上開間隔設有多個通孔;第一凹槽開設于封膠入子的遠離封膠面的一側面上;一個排氣片位于一個通孔內;排氣片具有與封膠面平齊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開設有第二凹槽;排氣間隙開設于各排氣片的側面與相應的通孔的內側面之間,并與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連通。該模具排氣結構能夠有效改善模具困氣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具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在注塑成型塑膠件的過程中,塑膠熔體注入型腔時,必須通過注塑模具的排氣結構依次排出澆注系統與型腔內的空氣以及塑膠受熱或凝固過程中所產生的低分子揮發氣體。若注塑模具排氣不良,將會給注塑件的質量等諸多方面帶來一系列的危害,這些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如果氣體排出不及時,將會造成熔體充填困難,型腔內容易因注射量不足而不能被充滿。
2)排出不暢的氣體會在型腔內形成高壓,并在一定的壓縮程度下滲入注塑件的內部,在注塑件上形成氣孔、空洞、組織疏松、銀紋等質量缺陷。
3)由于氣體被高度壓縮,使得型腔內溫度急劇上升,進而引起周圍熔體分解、燒灼,使注塑件出現局部碳化和燒焦現象。
4)氣體的排出不暢,使得進入各型腔的熔體速度不同,因此易形成流動痕和熔合痕,并使注塑件的力學性能較低。
5)由于型腔中氣體的阻礙,會降低充模速度,影響成型周期,降低生產效率。
現有的注塑模具,一般在公模面鑲排氣入子,在產品分型面、滑塊分型面開排氣孔等。但是,對于一些具有網孔的產品,成型時,由于網孔位于產品流動末端,且網孔位置距離分型面有一段距離,在分型面開排氣孔無法有效引導網孔處排氣,容易困氣,造成產品外觀不良。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模具排氣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具排氣結構,能夠有效改善模具困氣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模具排氣結構,包括:
封膠入子,其封膠面上開間隔設有多個通孔;
第一凹槽,其開設于所述封膠入子的遠離所述封膠面的一側面上;
多個排氣片,一個所述排氣片位于一個所述通孔內;所述排氣片具有與所述封膠面平齊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開設有第二凹槽;及
排氣間隙,其開設于各所述排氣片的側面與相應的所述通孔的內側面之間,并與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片的截面呈L型或者T型,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內,所述第二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片的與所述第一端面相鄰的兩個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開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內側面與所述通孔的內側面之間形成所述排氣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凹槽與所述第一凹槽之間通過所述排氣片的棱邊處的倒角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片的遠離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面開設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與所述第三凹槽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封膠入子的遠離封膠面的一側面上開設第一凹槽,在各排氣片的與封膠面平齊的第一端面開設第二凹槽,并通過排氣間隙連通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從而實現注塑成型過程中型腔內氣體及時排出,避免出現困氣情況,保證了產品外觀成型質量。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經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164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式垃圾壓縮設備
- 下一篇:注塑模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