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秋千睡美人不開刀真拉皮的面部提升方法及其針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13712.1 | 申請日: | 2019-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3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嘉鑫 |
| 主分類號: | A61F2/00 | 分類號: | A61F2/0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秋千 面部提升 弧線 拉皮 縫合針 長針 針具 恢復周期 手術過程 創口 編織線 彈性的 加粗段 下垂 疤痕 多股 回圈 筋膜 錨定 術后 尾端 無創 中段 耗時 定格 松弛 感染 | ||
1.一種秋千睡美人不開刀真拉皮的面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體驗者的面部進行清洗,去除體驗者臉部殘留的化妝品以及其他物質,并用一次性備皮刀,剔去發際邊緣0.5cm的毛發;
步驟2:使用紅外線掃描儀對體驗者的面中部組織進行掃描,確定皮膚、筋膜、肌肉松弛下垂的程度,確定血管神經的走向,將掃描得到的數據導入電腦中,使用德國3d成像技術,生成面中部模型;
步驟3:根據面中部模型數據,進行秋千定格設計包括:1、秋千的錨定點位設計:在額顳筋膜交接處,即額顳韌帶的發際位置,用美蘭標出兩個點位a點和b點,兩點位間隔2厘米左右;在耳廓上緣與發際間的皮膚上,分別標出上下間隔2厘米左右的錨定點位c點和d點;在耳垂后方乳突部位皮膚標出上下間隔2厘米左右的e點和f點,2、秋千線路設計:上秋千:用記號筆從a點開始,畫一個弧線到c點,成為弧線1,從d點開始,沿弧線1平行2厘米左右的位置,畫弧線2到b點;下秋千:用記號筆從c點出發,畫一條弧線3到f點,從e點出發,間隔弧線3約2厘米左右平行畫弧線4到d;大秋千:用記號筆從a點出發畫弧線5,到e點,從f點出發,間隔弧線5約2厘米左右畫弧線6,到b點;
步驟4:根據制作出的面部模型數據進行手術包括以下步驟:1、走線:用帶有有限彈性的多股編織線回圈錨定針具,分別從a點進針,根據弧線1走向,在筋膜下層潛行到c點出針;同理,根據劃線的走向,完成弧線2、3、4、5、6的筋膜下成的潛行和出針;2、打結:a與b點位置,利用回圈錨定針具線的另一端的自帶的縫合針,在皮下進入筋膜層潛行,a點進針,b點出針與弧線2回圈錨定針具的線打結后埋入皮下,完成弧線1和2一端的連接,同理弧線5和6在a與b點的連接;同理完成c與d、e與f位置的弧線3和弧線4,弧線5和弧線6的連接與打結;弧線1和2、弧線3和4、弧線5和6,在筋膜下成為秋千樣結構,將松弛的組織均勻的置于上面,持久不下垂;
步驟5:保存整個手術過程的完整資料。
2.用于一種秋千睡美人不開刀真拉皮的面部提升方法的針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有限彈性的多股編織線回圈錨定針具包括弧形長針、縫合針、秋千線,所述秋千線一端固定于弧形長針尾部或尾端,另一端固定于縫合針的中段,但不限正中,中部設有中部加粗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嘉鑫,未經楊嘉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1371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