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13249.0 | 申請日: | 2019-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99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春元;趙媛;王濤;周濱選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8/24 | 分類號: | B01J8/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曉鵬 |
| 地址: | 250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逆向 流動 反應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自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固體出口、沉降段、逆流段、均料段和料斗,所述逆流段的下端連接第一管道,逆流段的上端連接氣固分離器;所述料斗加入的是密度大的重粉體或粒徑大的重粉體;所述第一管道內通入的是氣流攜帶的輕粉體;
所述均料段的截面為梯形結構,梯形結構中包括多層均料板,每層均料板均包括多個均料板,每個均料板為棱錐或圓錐結構,均料板的對稱軸與逆流段的中軸線平行,相鄰兩層均料板交錯排列,頂層均料板位于料斗的下端出口的下方;
氣固分離器的底部為第二固體出口,頂部為氣體出口;所述第一管道的進口方向與逆流段的中軸線的夾角為鈍角,進入逆流段的氣流攜帶的輕粉體會有與重粉體的下降方向相反的分速度;所述第一管道的進口方向與逆流段的邊緣相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段為筒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進口方向與逆流段的中軸線的夾角為100-16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為120°-1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段的下端為縮徑結構,縮徑結構的小徑端與第一固體出口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均料板的頂角角度為30°-100°,等腰邊長為5-10c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均料板的半徑為5-10cm。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層均料板中,相鄰兩個均料板之間的距離為5-10c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層均料板之間的距離為5-10cm。
10.一種異重粉體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裝置,包括如下步驟:
重粉料從上端料斗中加入,通過均料段均料后自逆流段的上方落入逆流段,并均勻分布在逆流段的截面上,輕粉料和氣體自逆流段的下端第一管道進入逆流段,在逆流段中與重粉料逆流換熱、反應;
換熱、反應后的輕粉料和氣體在氣流攜帶作用下自逆流段上端流出,經氣固分離器實現固體與氣體的分離;
換熱、反應后的重粉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克服氣流的攜帶作用,向下運動,經過沉降后,自第一固體出口排出。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異重粉體逆向流動換熱與反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粉料為鐵礦粉,輕粉料為焦粉或煤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1324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