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按摩裝置的鏈輪傳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10784.0 | 申請日: | 2019-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788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巫東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巫東和;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7/06 | 分類號: | F16H7/06;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01 | 代理人: | 劉祖芬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按摩 裝置 鏈輪 傳動 機構 | ||
本發明按摩裝置的鏈輪傳動機構,主要包括:一由雙軸式馬達傳輸前、后各一主動軸,使同步輸出雙側驅轉動力的驅動盒、一對提供主動軸末端樞接定位的固定于椅具或床具內側頂、底兩端的位移座,并在左、右各設一條的鏈條;其中,該主動軸于位移座內的樞接位置內側,套設有一主動鏈輪;該兩個主動鏈輪的中段則樞接設置有一從動鏈輪;由此提供該兩條鏈條,分別進入位移座內側,通過連續折曲穿繞,形成三個主動、從動鏈輪連續嚙接構成同步轉動配置;使由主動軸驅轉時鏈輪在鏈條上嚙接位置的轉換,實現由位移座的攜帶,使主動軸上的按摩元件形成自走位移與滾轉按摩的同步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利用馬達驅動的按摩設備相關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主要利用裝設于床具或椅具內側的兩條鏈條,由一驅動裝置驅動內設的主動、從動鏈輪作連續嚙接,實現驅動裝置上所攜帶按摩元件,可在鏈條長度范圍內,作上、下往復位移的自走式按摩驅動。
背景技術
利用馬達驅動的各種按摩設備,由于具有取代人工的連續、穩定按摩效果的特性,已為坊間所廣泛采用的保健器材。但,傳統的各型按摩裝置,除在按摩元件的按壓、揉捏或滾轉按摩等作用方式各有不同外;主要在于該按摩裝置與使用者背部接觸的位移控制上,最常見的是采用固定式的軌道或帶體,提供各款按摩元件在軌道或循環帶體上,以循跡方式作上、下往復的位移。
如上述的軌道式結構,由于不可折曲或調整的缺點,無法達成人體所需服貼角度的對應調整,其適用性較為狹隘,實用性較低;而如循環帶體式結構,其雖由帶體攜帶傳動,可針對人體服貼角度的需求,作折曲角度調整;但由于帶體須由兩個鏈輪以緊夾、無間距相對嚙咬,對帶體進行夾持,進行按摩元件的移動攜帶與驅動滾轉;如此,除可能造成帶體表面的的磨損,而有耐用度不佳的情形外,主要在于按摩元件需與帶體緊夾的配合限制,導致無法廣泛的選用各款按摩元件進行安裝,并有按摩效果受到局限的顯著缺點。
為此,基于上述因素,本發明人創設本發明以鏈輪、鏈條為驅動結構主體,在鏈條與單側鏈輪作嚙接的直接傳動情況下,即排除了嚙咬間距的限制,可簡便達成各款按摩元件的選用裝設,使各鏈輪可方便定位,并準確攜帶按摩元件作位移與滾轉按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按摩裝置的鏈輪傳動機構;其由雙軸式馬達傳輸前、后各一主動軸,使同步輸出雙側驅轉動力的驅動盒,提供主動軸末端樞接定位的位移座、固定于椅具或床具內側頂、底兩端的左、右各一條鏈條,與主動軸于位移座內的樞設的主動鏈輪、中段樞接設置的從動鏈輪完成嚙接;由此該兩條鏈條以分別進入位移座內側,而通過連續折曲穿繞,形成主動、從動鏈輪的同步轉動配置;借此,即由主動軸驅轉鏈輪在鏈條上作嚙接位置的轉換位移座攜帶移動;使套設于主動軸或從動軸軸段上的按摩元件,形成與使用者接觸部位自走位移與滾轉按摩的同步操作;其由強化結構的鏈輪與鏈條,具規格化、準確嚙接的傳動效益,得以達成自走式按摩機構耐用度提升、故障率降低的絕佳實用效果。
進一步的,樞設在位移座兩側的從動鏈輪,通過增設一貫穿位移座的傳動軸作同步轉動串接;該傳動軸在兩側軸段上套設按摩元件,即可在兩個主動軸驅轉的主動性按摩元件中段,增加一個中段從動性滾動按摩裝置。
進一步的,該兩個主動鏈輪的外側邊部位,增加樞設各一定軸樞轉的限位齒輪;使該限位齒輪的輪面底側嚙接并抵靠在鏈條外側,使鏈條與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在穩定的鏈條軌跡與張力條件下連續嚙接,實現準確傳動及防止鏈條脫出的耐用效果。
進一步的,椅具或床具的中段彎折部位,可增加橫設一個位于該兩條鏈條中段前方的限位檔片;由此提供該兩條鏈條中段,接受檔片的轉折限制,在其下方達成彎折配合,提供位移座沿其下方抵靠通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巫東和;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巫東和;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107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成電路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終端通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