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09901.1 | 申請日: | 201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9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馮作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雙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鐘樓特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7/00 | 分類號: | B65G37/00;B65B65/00;B65B43/42;B65B43/46;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3 | 代理人: | 任建堂 |
| 地址: | 25512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塞棒 夾持機械手 托盤 循環軌道 吊裝機構 自動生產系統 自動化生產設備 裝料 夾持機構 加工效率 連接機構 落料機構 人工成本 生產工序 依次設置 振動機構 抱緊 膠筒 加壓 自動化 | ||
1.一種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環軌道(1)和吊裝機構(14),沿循環軌道(1)依次設置有第一夾持機械手(5)、第二夾持機械手(6)、落料機構(7)和振動機構(8),在循環軌道(1)上設有循環托盤(2),循環托盤(2)連接有帶動其沿循環軌道(1)移動的行走動力機構(4),在循環托盤(2)上放置有膠筒底座(47),在第一夾持機械手(5)與第二夾持機械手(6)的一側分別設有存放托盤(12);吊裝機構(14)設置在循環軌道(1)的一側,吊裝機構(14)連接有帶動其水平移動的移動機構,吊裝機構(14)升降設置在移動機構上,吊裝機構(14)上設有抱緊塞棒(64)的塞棒夾持機構(71)以及用于連接存放托盤(12)的存放托盤連接機構(7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夾持機械手(5)與第二夾持機械手(6)的一側還分別設有托盤升降機構(11),存放托盤(12)放置在托盤升降機構(11)上側,兩個存放托盤(12)之間設有上下相互連接的串聯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升降機構(11)包括導向套筒(60)、升降立柱(61)、固定支座(58)、升降支座(59)和托盤升降絲杠(62),固定支座(58)固定在多個導向套筒(60)的上端,升降支座(59)設置在固定支座(58)的上方,多個升降立柱(61)固定在升降支座(59)的下側,升降立柱(61)下端穿過固定支座(58)插入導向套筒(60)內,托盤升降絲杠(62)上端與升降支座(59)固定連接,托盤升降絲杠(62)的下端向下穿過固定支座(58),帶動托盤升降絲杠(62)升降的電機以及減速機固定在固定支座(58)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座(59)的上側設有一個旋轉座(63),升降支座(59)上固定有帶動旋轉座(63)旋轉的旋轉電機(2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聯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存放托盤(12)上側中部的一根立柱(46),立柱(46)為空心結構,一個存放托盤(12)的立柱(46)插入另一個存放托盤(12)的立柱(46)下部內側,兩根立柱(46)的插接處設有連接插銷的橫向通孔(84)。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放托盤(12)上設有多個用于固定膠筒底座(47)的固定孔(85),膠筒底座(47)的下側設有插入固定孔(85)內的定位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塞棒運輸機構(15),塞棒運輸機構(15)上設有多個塞棒固定桿(65),塞棒(64)插接固定在塞棒固定桿(65)的外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運輸機構(15)包括裝載板(66)和行走底板(68),塞棒固定桿(65)固定在裝載板(66)上,裝載板(66)通過第一行走機構水平移動地設置在行走底板(68)上,行走底板(68)連接有帶動其水平移動的第二行走機構,第一行走機構與第二行走機構的移動方向相互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機械手(5)與第二夾持機械手(6)均包括機械臂(23)、第二夾爪(39)和第一夾爪(34),機械臂(23)連接有帶動其旋轉的旋轉機構和帶動其升降的機械臂升降機構,第二夾爪(39)固定在機械臂(23)的下部,第一夾爪(34)設置在第二夾爪(39)上方的機械臂(23)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自動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托盤連接機構(72)包括連接柱(80)、第一連接盤(81)、第二連接盤(83)和抱箍(82),連接柱(80)豎直固定在吊裝機構(14)上,第一連接盤(81)固定在連接柱(80)的下端,在存放托盤(12)上側中部的一根立柱(46),第二連接盤(83)固定在立柱(46)上端,兩個抱箍(82)相對擺動地設置在第一連接盤(81)的兩側,抱箍(82)內側設有扣合在第一連接盤(81)與第二連接盤(83)外側的固定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雙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鐘樓特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淄博雙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鐘樓特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099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