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TDI焦油殘渣制備液體燃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04883.8 | 申請日: | 2019-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32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靜玲;陳榮國;余根鼎;陳友根;龔凌諸;杜逸興;林瑯;陳君;王詣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0G1/00 | 分類號: | C10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陳朝陽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tdi 焦油 殘渣 制備 液體燃料 方法 | ||
本發明一種利用甲苯二異氰酸脂(TDI)焦油殘渣制備液體燃料方法。將TDI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焦油殘渣顆粒經研磨后,置于高溫高壓反應釜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低沸點極性溶劑,攪拌均勻。控制溫度、壓力和時間進行消解反應,得消解固液混合物。過濾,進行固液分離,分別得到消解濾液和消解固體殘渣。消解固體殘渣備用。消解濾液按照一定的質量百分比添加混合的燃料促進劑,即制得液體燃料。該焦油殘渣處置方法成本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條件易控且設備投入少。液體燃料熱值高、燃燒物排放二次污染風險小。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又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焦油殘渣固廢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回收利用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目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回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TDI焦油殘渣制備液體燃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液體燃料是燃料的一大類。能產生熱能或動能的液態可燃物質。主要含有碳氫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經過加工而成的有由石油加工而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等,由油頁巖干餾而得的頁巖油,以及由一氧化碳和氫合成的人造石油等。面對石化能源的枯竭,包括生物質燃料在內的替代液體燃料是最有潛力的新型替代能源。
由農作物秸稈和農業加工剩余物、工業化廢水和廢渣、城市生活垃圾等制備的生物液體燃料,為綠色環保能源,其燃燒徹底,熱轉換效率高,排放主要成分為水與二氧化碳為主,環境污染小,是未來最清潔、環保、最具發展潛力的燃料。
生物液體燃料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高熱效率是它最佳的特點。由于其制備或合成技術難度大,需要深入的技術研究與實踐。
甲苯二異氰酸酯 (Toluene Dissocyanate,TDI),有 2,4-甲苯二異氰酸酯和2,6-甲苯二異氰酸酯兩種異構體,商品多為兩種異構體的混合物。
近幾年,隨著聚氨酯行業的發展對TDI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國內近幾年增長速度均在7%。據有關單位預測,在未來 10年內全球TDI的消費需求將以年4%的速度增長。國際和國內TDI市場均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全世界TDI生產方法仍以光氣化法為主要方法。光氣化法生產過程的造氣、水煤氣凈化、一氧化碳精制、光氣合成、催化劑制備、TDA生產、TDI生產等工序及中間產品及成品貯存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其中,TDI焦油殘渣為TDI生產過程中產生一類固廢顆粒。
TDI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廢產生的主要來源:(1)制氣工段,主要產生殘渣有活性炭、分子篩、硅膠以及少量催化劑鉑、鈀、鐵和錳等。(2)氯化工段產生炭黑。(3)TDI工段產生鄰甲苯二胺(OTD)。(4)光氣合成產生活性炭。(5)TDI回收產生焦油殘渣顆粒。
研究表明,經過高溫處理,TDI回收產生焦油殘渣顆粒的主要成分為異氰酸酯為主,伴有脲、縮二脲以及聚合縮二脲等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含有制備生物液體燃料所需的主要結構成分。
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法,將其轉化為熱值高、污染少、環境友好物質具有重要意義。
現有較為成熟的TDI焦油殘渣處置方法,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法:蒸餾-蒸發法、蒸餾-還原法和蒸餾-燃燒法等。其目的在于回收利用生產TDI所需中間產品或衍生品。
下面分別介紹上述用于焦油殘渣的主要的三種處置方法。
無論蒸餾-蒸發法還是蒸餾-還原法。焦油殘渣,經強堿溶液+高沸點有機溶劑+還原劑,高溫、高壓/真空分段精餾,分別回收低沸點小分子物質和高沸點物質。
該類方法優點:回收率高(超過90%)、環境污染少。主要缺點是設備投入多、工藝控制復雜而嚴格、操作難度大、易二次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比如含有大量強堿物質的廢液、廢渣,易產生二次環境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048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