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安全帶裝置的帶扣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04841.4 | 申請日: | 2014-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276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村瀨祐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托立夫開發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2/02 | 分類號: | B60R2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 11517 | 代理人: | 王昭林;畢長生 |
| 地址: | 瑞典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帶 裝置 | ||
1.一種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準備帶扣支撐件,使其在基端部設有對于車體的固定部的同時,前端部設有具有第一貫通孔的連結板部,所述第一貫通孔內周壁局部設有傾斜部;
準備帶扣底座,使其具有底板部和從該底板部的兩側緣向上方立起的一對側板部,在所述底板部的長度方向的一端部設有第二貫通孔,所述側板部沿著底板部的長度方向延伸以與底板部的第二貫通孔的縱向位置重疊,并且在所述帶扣底座的一對側板部上且位于與所述帶扣底座的第二貫通孔相應的位置處形成卡合槽;
準備支撐軸,使得所述支撐軸一體成型地具有軸部主體和在該軸部主體正上方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對臂部;
準備彈性構件;
將所述彈性構件沿著所述支撐軸的軸部主體設置并與所屬臂部直接接觸,
將所述支撐軸對于所述連結板部的第一貫通孔帶著游隙而從上向下地插通于所述帶扣支撐件的連結板部的第一貫通孔及所述底板部的一端部的第二貫通孔,使所述一對臂部的前端部分結合于各個卡合槽,并且使所述支撐軸的軸部主體的下端通過擠壓固定方式接觸帶扣底座的底板部的下表面,從而將支撐軸固定于所述帶扣底座,以使所述帶扣底座相對所述帶扣支撐件,向垂直于所述底板部的板面的第一方向能夠傾斜移動規定角度并且向平行于所述底板部的板面的第二方向能夠轉動規定角度地連結于所述帶扣支撐件,并且使所述帶扣底座向所述第一方向傾斜移動及向第二方向轉動時,被所述帶扣支撐件按壓而彈性變形,以使所述帶扣底座回歸到原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構件為螺旋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扣支撐件具備金屬板制支撐件主體和成形在該支撐件主體的前端部的樹脂制環,
在所述環上,在所述帶扣支撐件的第一貫通孔的周圍沿著該第一貫通孔的圓周方向而設有彈簧收容槽,
在所述帶扣底座相對所述帶扣支撐件向所述第一方向傾斜移動時,所述螺旋彈簧嵌入到所述彈簧收容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簧收容槽相對通過所述帶扣支撐件的連結孔中心的所述帶扣支撐件的長度方向中心線,左右非對稱地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扣支撐件上設有用于固定所述螺旋彈簧的端部的固定孔,
所述彈簧收容槽從鄰接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向所述第一貫通孔的前方沿著所述第一貫通孔的圓周方向延伸,并且,至少越過所述第一貫通孔的前方而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構件為橡膠制減震構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裝置的帶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構件為板彈簧,具備分別與所述臂部和所述帶扣支撐件接觸的上板部及下板部,及用于連結該上板部及下板部的上下連結部,
所述下板部具有彈簧部,該彈簧部為,在所述帶扣底座相對帶扣支撐件向所述第二方向轉動時,被所述帶扣支撐件按壓而向第二方向彎曲變形,以使所述轉動的帶扣底座回歸到原位置。
8.一種安全帶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扣的制造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托立夫開發公司,未經奧托立夫開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0484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兒童行人的保護裝置、保護方法及汽車
- 下一篇:一種汽車安全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