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盲區預警系統、汽車、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99701.2 | 申請日: | 201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758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何春龍;葉勇;裴向東;趙曉霞;郭衛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3/00 | 分類號: | G01V3/00;B60Q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 地址: | 518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盲區 預警系統 方法 及其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盲區預警系統、汽車、方法及其裝置,汽車盲區預警方法包括接收電容傳感器發送的電容信號,其中,所述電容傳感器設置在汽車盲區上;根據所述電容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當所述距離小于閾值時,發送提示信號。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接收電容傳感器發送的電容信號,根據電容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當距離小于閾值時,發送提示信號,從而提醒用戶。因此,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汽車盲區所引發的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盲區預警系統、汽車、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2012年至今,我國的汽車市場進入了一個繁榮的階段,每年的汽車產量以20%的速度增長。這種增長速度屬于井噴式的增長。現在,我國的汽車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而此后的增長速度也在預料之中,并逐漸進入到了穩步增長的時期。然而,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存在盲區,盲區主要包括前盲區、后盲區、后視鏡盲區、AB柱盲區以及燈光盲區。據統計,所有交通事故中因為盲區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占20%左右,因此,盲區成為了無數司機無法避免的事故元兇。
在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汽車雷達解決盲區問題。汽車雷達主要由超聲波傳感器(俗稱探頭)、控制器和顯示器等部分組成。當汽車駐車/倒車時,利用超聲波原理,由安裝在車尾保險杠上的探頭發送超聲波撞擊被測物后反射此聲波,計算出車體與被測物間的實際距離,然后提示給司機,從而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但是,汽車雷達也存在盲區,比如:低于探頭中心10~15cm以下的被測物有可能被探頭忽視,一旦被測物進入汽車探頭的盲區,將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盲區預警系統、汽車、方法及其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雷達存在盲區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汽車盲區預警系統,包括多個電容傳感器,用于檢測汽車盲區的介電常數變化并且根據所述介電常數變化轉換成電容信號;激勵電路,用于激勵電容傳感器工作;以及信號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電容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當所述距離小于閾值時,發送提示信號。
其中,所述汽車盲區預警系統還包括模擬開關,所述模擬開關包括第一開關電路和第二開關電路,所述第一開關電路的輸入端和激勵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電路的多個輸出端分別與多個電容傳感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開關電路的多個輸入端分別與多個電容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開關電路的輸出端和信號處理單元連接;其中,所述信號處理單元和模擬開關連接,用于控制模擬開關切換多個電容傳感器單獨工作。
其中,所述信號處理單元包括電容電壓轉換電路、模擬乘法器、模擬數字轉換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開關的輸出端和電容電壓轉換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電容電壓轉換電路的輸出端和模擬乘法器的輸入端連接,模擬乘法器的輸出端和模擬數字轉換器的輸入端連接,模擬數字轉換器的輸出端和控制器連接;其中,控制器和模擬開關連接,用于控制模擬開關切換多個電容傳感器單獨工作,并且根據所述模擬數字轉換器轉換后的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當所述距離小于閾值時,發送提示信號。
本發明提供的另一技術方案為:
一種汽車,包括所述的汽車盲區預警系統。
本發明提供的再一技術方案為:
一種汽車盲區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電容傳感器發送的電容信號,其中,所述電容傳感器設置在汽車盲區上;根據所述電容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當所述距離小于閾值時,發送提示信號。
其中,根據所述電容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的步驟包括:對所述電容信號進行轉換,獲得交變電壓信號;對所述交變電壓信號進行轉換,獲得直流電壓信號;對所述直流電壓信號進行轉換,獲得數字信號;根據所述數字信號判斷汽車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學,未經深圳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9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