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98900.1 | 申請日: | 201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086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萬守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0;G06F119/14;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任萬玲 |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扭轉 剛度 優化 方法 | ||
1.一種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彈性應變能結果;
將彈性應變能結果與預定應變能進行比對,篩選出彈性應變能結果大于預定應變能的區域作為待優化區域;
對待優化區域進行優化;
對待優化區域進行優化之后,還包括:
對待優化區域優化后,得到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
計算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白車身扭轉剛度;
將所述白車身扭轉剛度與預定扭轉剛度進行比對:
若所述白車身扭轉剛度大于預定扭轉剛度,則結束優化;
若所述白車身扭轉剛度小于預定扭轉剛度,則重新對所述待優化區域進行優化;
計算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包括:
在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左前縱梁上選取第一前測點,第一前測點的X向坐標值等于左前減震器座上力偶加載點的X向坐標值;
在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右前縱梁上選取第二前測點,第二前測點的X向坐標值等于右前減震器座上力偶加載點的X向坐標值;
在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左后縱梁上選取第一后測點,第一后測點的X向坐標值等于左后減震器約束點的X向坐標值;
在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右后縱梁上選取第二后測點,第二后測點的X向坐標值等于右后減震器約束點的X向坐標值;
根據公式
計算第一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其中,
KT為扭轉剛度,單位為N*M/deg;T為扭矩,所述扭矩與所述力偶的力偶矩相等,單位為N*M;
前測角αfront=(ΔZ1-ΔZ2)/Y1,單位為弧度rad;
后測角αrear=(ΔZ3-ΔZ4)/Y2,單位為弧度rad;
ΔZ1為第一前測點的Z向位移值;ΔZ2為第二前測點的Z向位移值;
ΔZ3為第一后測點的Z向位移值;ΔZ4為第二后測點的Z向位移值;
Y1為第一前測點與第二前測點的Y向距離;Y2為第一后測點和第二后測點的Y向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彈性應變能結果之前,還包括:
將白車身總成CAD數據導入CAE軟件中進行網格劃分,得到第二白車身總成CAE模型;
約束第二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左后減震器座沿X軸、Y軸和Z軸的平動自由度,約束第二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右后減震器座沿X軸和Y軸的平動自由度;
在第二白車身總成CAE模型的左右前減震器座安裝點處沿Z方向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得到第三白車身總成CAE模型;
將第三白車身總成CAE模型提交CAE線性求解器軟件進行計算,得到彈性應變能結果。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CAE線性求解器軟件為Nastran軟件。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第三白車身總成CAE模型提交CAE線性求解器軟件進行計算,得到彈性應變能結果之后,還包括:
查看彈性應變能結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待優化區域進行優化包括:
獲取白車身總成的生產工藝的工藝要求;
根據所述白車身總成的生產工藝的工藝要求對待優化區域進行優化。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工藝包括:鈑金沖壓工藝、白車身焊裝工藝、涂裝工藝、總裝工藝。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待優化區域進行優化的方法包括增加零部件厚度,增設加強筋、增加結構膠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白車身扭轉剛度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應變能為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89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