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打印裝置和液體存儲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93315.2 | 申請日: | 2016-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274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木村征道;木內貴洋;久保川潤一;佐藤恭平;島田皓樹;新町昌也;田中佑典;松村英明;佃圭一郎;楠城達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01 | 分類號: | B41J2/01;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遲軍;李艷麗 |
| 地址: | 日本東京都***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 裝置 液體 存儲 容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打印裝置和液體存儲容器。本發明的打印裝置包括:打印頭;液體存儲容器,在該液體存儲容器中,一體化地形成有存儲要向所述打印頭供給的液體的液體存儲腔室、與大氣連通的大氣連通腔室、以及使所述液體存儲腔室與所述大氣連通腔室連通的連通流路。所述液體存儲容器能夠采取第一姿勢和第二姿勢,在所述第一姿勢下,在重力方向上所述大氣連通腔室位于所述液體存儲腔室的下方,在所述第二姿勢下,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大氣連通腔室和所述液體存儲腔室被并排定位。在所述液體存儲容器處于所述第二姿勢的情況下,液體注入部和所述連通流路位于所述液體存儲容器的上側。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6年10月28日、申請號為201610963802.1、發明名稱為“打印裝置及液體存儲部件”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將墨噴出到打印介質上來進行打印操作的打印裝置、及在打印裝置中使用的液體存儲部件。
背景技術
對于傳統的噴墨打印裝置,存在包括噴出墨的頭部、存儲墨的墨箱以及使頭部與墨箱連接的墨流路的構造(日本特開2010-208151號公報)。墨箱具有與大氣連通的緩沖箱,并且被設計為在頭部中消耗墨的情況下使得空氣從緩沖箱流入墨箱。
在日本特開2010-208151號公報中描述的噴墨打印裝置中,為了防止墨從頭部漏出,在緩沖箱內的、使墨箱和緩沖箱連通的連通流路的開口,被布置在頭部的噴出口面的下方。由于這種構造,通過水頭差而將頭部的內部維持在負壓狀態下。
發明內容
在噴墨打印裝置的領域中,存在包括注入口的噴墨打印裝置,能夠通過該注入口將墨從墨箱的頂部注入墨箱中。在這種噴墨打印裝置中,難以通過利用如日本特開2010-208151號公報中的水頭差來維持頭部內的負壓狀態。
也就是說,在日本特開2010-208151號公報中描述的噴墨打印裝置的構造中,注入口配設在墨箱的頂部,并且在注入口打開的情況下,使墨箱經由注入口與大氣連通。在這種情況下,存在如下可能性:墨箱中的墨通過緩沖箱以及緩沖箱的大氣連通口而漏出到外部。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向墨箱配設有注入口的構造中,在墨注入時抑制墨漏出到外部的打印裝置或液體存儲部件。本發明的打印裝置包括打印頭,其通過噴出液體來進行打印操作;液體存儲容器,在該液體存儲容器中,一體化地形成有存儲要向所述打印頭供給的所述液體的液體存儲腔室、與大氣連通的大氣連通腔室、以及使所述液體存儲腔室與所述大氣連通腔室連通的連通流路;以及液體注入部,其配設在所述液體存儲容器中并且被構造為將所述液體從外部注入到所述液體存儲腔室中,所述液體存儲容器能夠采取第一姿勢和第二姿勢,在所述第一姿勢下,在重力方向上所述大氣連通腔室位于所述液體存儲腔室的下方,在所述第二姿勢下,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大氣連通腔室和所述液體存儲腔室被并排定位,并且在所述液體存儲容器的姿勢為所述第二姿勢的情況下,所述液體注入部和所述連通流路位于所述液體存儲容器的上側。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征將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的打印裝置的外部透視圖;
圖2是示出實施例中的打印裝置的內部構造的透視圖;
圖3是實施例中的墨箱的外部透視圖;
圖4A是示出實施例中的墨箱的截面(第二姿勢狀態)的示意圖;
圖4B是示出實施例中的墨箱的截面(第一姿勢狀態)的示意圖;
圖4C是實施例中沿著墨箱的IVC-IVC線的截面圖;
圖5A是示出實施例的打印裝置中的墨填充狀態的截面圖;
圖5B是示出實施例的打印裝置中的墨填充狀態的截面圖;
圖6A是第二實施例中的打印裝置的外部透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33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膜形成裝置及膜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印刷頭校準設備和印刷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