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顆粒物超低排放的濕法凈化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85655.0 | 申請日: | 2019-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38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如海;鄭運興;于港;劉歡;趙辰;楊軍瑞;林永恒;白蓮;白璐;史瑞萍;董曉磊;王志遠;姜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趙敏玲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顆粒 物超低 排放 濕法 凈化 除塵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顆粒物超低排放的濕法凈化除塵裝置,包括霧化捕集塔、噴淋塔、旋風脫水塔;霧化捕集塔的頂部設置進氣彎頭,霧化捕集塔的內側上部設置霧化噴嘴,霧化捕集塔的底部與噴淋塔的底部連通;噴淋塔的內側上部設置噴頭,噴淋塔的頂部氣相出口與旋風脫水塔的上部氣相入口連通;旋風脫水塔的頂部設置凈化氣體出口管。本發明采用霧化捕集、噴淋捕集的濕法除塵原理,結合氣流均布板的均勻布流作用、上下兩層擾流托盤對含塵氣流的碰撞、折彎作用以及上下兩層飛濺托盤對噴淋水的碰撞、折彎而促使水氣充分接觸的作用,對含塵氣流起到了有效的凈化洗滌的作用;同時裝置中旋風脫水器對除塵之后的氣體進行了脫水除濕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除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現顆粒物超低排放的濕法凈化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對空氣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顆粒物排放成為煙氣凈化環保領域中重點關注對象。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頒發的《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多領域顆粒物排放實現10mg/Nm3。目前已有的空氣凈化裝置大多采用靜電處理方式或者濕法除塵方式,其中靜電除塵過程中產生的過量臭氧氣體會造成空氣的二次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濕法除塵領域,目前使用的凈化裝置主要分為填料型和結構型,填料型運行阻力大,填料清洗困難,檢修維護費用高;結構型大多存在氣流不順暢,檢修不方便,水汽混合不均勻、不徹底,除塵效率低的問題。關鍵是以上兩種方式均不能實現顆粒物排放10mg/Nm3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種能在現有除塵基礎上實現超低排放的技術來完善該領域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實現顆粒物超低排放的濕法凈化除塵裝置,該裝置采用霧化捕集、噴淋捕集的濕法除塵原理,結合氣流均布板的均勻布流作用、上下兩層擾流托盤對含塵氣流的碰撞、折彎作用以及上下兩層飛濺托盤對噴淋水的碰撞、折彎而促使水氣充分接觸的作用,對含塵氣流起到了有效的凈化洗滌的作用;同時裝置中旋風脫水器對除塵之后的氣體進行了脫水除濕處理,使整個裝置既實現了凈化氣流又同時起到了除濕的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實現顆粒物超低排放的濕法凈化除塵裝置,包括霧化捕集塔、噴淋塔、旋風脫水塔;
所述霧化捕集塔的頂部設置有進氣彎頭,所述霧化捕集塔的內側上部由上到下設置有多層霧化噴嘴,所述霧化噴嘴通過管道與噴淋系統相連;所述霧化捕集塔的底部與噴淋塔的底部連通;
所述噴淋塔的內側上部由上到下設置有多層噴頭,所述噴頭通過管道與噴淋系統相連;所述噴淋塔的頂部氣相出口與旋風脫水塔的上部氣相入口連通;
所述旋風脫水塔的頂部設置有凈化氣體出口管;
所述霧化捕集塔底部的第一排污管、噴淋塔底部的第二排污管、旋風脫水塔底部的第三排污管均與總排污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霧化捕集塔的頂部設置有呈上細下粗的氣流變徑管,所述氣流變徑管的底部設置有氣流均布板。
優選的,所述氣流均布板采用柵格結構設計,所述氣流均布板上的柵格從右往左由密到疏布置。
優選的,所述霧化捕集塔的下部垂直固定設置有上層擾流托盤和下層擾流托盤;所述上層擾流托盤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上層通孔,所述下層擾流托盤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下層通孔,所述上層通孔和下層通孔上下間隔分布。
優選的,所述霧化捕集塔的底部與噴淋塔的底部通過盛有洗滌液體的沉降箱連通。
優選的,所述噴淋塔的下部垂直固定設置有上層飛濺托盤和下層飛濺托盤;所述上層飛濺托盤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上層圓孔,所述下層飛濺托盤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下層圓孔,所述上層圓孔和下層圓孔上下間隔分布。
優選的,所述噴淋塔的上部設置有呈上細下粗的氣流縮徑管,所述氣流縮徑管的內側壁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若干旋流葉片;所述噴頭設置在氣流縮徑管的下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856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