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圈繞線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76003.0 | 申請日: | 2019-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14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俞華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斯科彼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6 | 分類號: | H01F41/06;H01F41/098;H01F41/096;H01F41/08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興科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劉鑫 |
| 地址: | 4000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主機 繞線骨架 進線 導引機構 驅動電機 線圈繞線 魚骨架 繞線 便于拆卸 機電連接 控制面板 驅動旋轉 繞線效率 自動繞線 導引 裝設 取出 組裝 自動化 驅動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線圈繞線設備,包括控制主機、驅動電機、繞線魚骨架和進線導引機構,所述驅動電機電連接于所述控制主機,所述控制主機上設有控制面板,所述繞線魚骨架裝設于所述控制主機上并通過驅動電機驅動旋轉;所述進線導引機構設于所述控制主機的一側,用于進線導引。本發明通過端部繞線骨架和中部繞線骨架之間組裝配合,且端部繞線骨架和中部繞線骨架的兩側均開設有凹槽,以便于拆卸取出線圈及取線前各股線圈之間的固定,且通過控制主機控制實現自動繞線計數,進而提高了繞線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線圈繞線設備。
背景技術
小型的手搖發動機在線圈繞線時需要對多股線圈分別繞制后將每一股線圈的兩側進行單獨固定,現有的繞線機結構復雜,且在分別完成繞線后不方便將線圈取出和將各股線圈固定,造成工作效率低。同時,現有的繞線設備自動化程度較低,因此,急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且便于取線和分線的繞線機構來提高繞線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圈繞線設備,其通過端部繞線骨架和中部繞線骨架之間組裝配合,且端部繞線骨架和中部繞線骨架的兩側均開設有凹槽,以便于拆卸取出線圈及取線前各股線圈之間的固定,且通過控制主機控制實現自動繞線計數,進而提高了繞線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線圈繞線設備,包括控制主機、驅動電機、繞線魚骨架和進線導引機構,所述驅動電機電連接于所述控制主機,所述控制主機上設有控制面板,所述繞線魚骨架裝設于所述控制主機上并通過驅動電機驅動旋轉;所述進線導引機構設于所述控制主機的一側,用于進線導引;
所述繞線魚骨架包括端部繞線骨架、中部繞線骨架和安裝軸,所述中部繞線骨架為多個且相互組裝并通過端部繞線骨架固定于中部繞線骨架的兩端,且所述中部繞線骨架和端部繞線骨架固定裝設于所述安裝軸上;
所述進線導引機構包括基板基板,基板基板的一端設有多個進線導筒,另一端設有壓線結構,所述壓線結構包括壓板、上海綿板、下海綿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壓板的兩端通過所述固定螺栓可拆卸的裝設于所述基板基板的端部,且所述上海綿板和下海綿板依次設于所述基板基板和壓板之間固定。
優選的,所述控制主機內設有旋轉軸,且旋轉軸與所述驅動電機平行設置,所述旋轉軸的一端通過皮帶與所述驅動電機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安裝軸固定連接,通過驅動電機驅動旋轉軸和安裝軸的旋轉;所述控制主機通過控制系統控制,且控制主機上前側設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設有繞組顯示屏、匝數顯示屏、參數設置區域和控制按鈕,且控制按鈕包括復零按鈕和開關按鈕,所述參數設置區域用于繞組和匝數設定,并通過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驅動電機的旋轉圈數,然后通過匝數顯示屏顯示匝數。
優選的,所述端部繞線骨架包括第一繞線盤,第一繞線盤的中部貫穿開設有第一通孔,且第一繞線盤的同一側面上還設有第一凸塊和限位連接軸;所述中部繞線骨架包括第二繞線盤,且第二繞線盤上對應所述端部繞線骨架分別于第二繞線盤的上下兩側面設置有第二凸塊、第二通孔和連接孔;
其中,所述中部繞線骨架依次裝設于所述端部繞線骨架上,所述端部繞線骨架的限位連接軸穿過所述中部繞線骨架的連接孔連接,且端部繞線骨架的第一凸塊和中部繞線骨架的第二凸塊配合使端部繞線骨架和中部繞線骨架兩兩之間形成繞線槽,且所述端部繞線骨架和中部繞線骨架的兩側均開設有凹槽。
優選的,所述端部繞線骨架的第一通孔對應所述安裝軸開設,所述第一繞線盤上的第一凸塊為半圓形結構,且中部設有與所述第一通孔孔徑相同的圓孔,且圓孔的內壁與第一通孔內壁平齊;所述中部繞線骨架的第二通孔對應所述安裝軸開設,所述中部繞線骨架上第二繞線盤上下兩側面設置的第二凸塊為半圓形結構,且中部設有與所述第二通孔孔徑相同的圓孔,且圓孔的內壁與第二通孔內壁平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斯科彼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斯科彼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760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