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注漿充填地表沉降范圍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70103.2 | 申請日: | 2019-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433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衛;龐江濤;郭詠;孫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勘資源勘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0 | 分類號: | 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劉洪勛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充填 地表 沉降 范圍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注漿充填地表沉降范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收集采煤區工作面的地質資料,對工作面區域內的地層巖性、構造以及水文地質做分析,分別計算出冒落帶、導水裂隙帶、以及彎曲下沉帶的高度,分析采煤區工作面附近構造,主要以蹲層為主,并做詳細的斷層構造剖面圖;
2)根據分析的結果設計鉆孔結構,確定鉆孔的深度和數量以及分布位置;鉆孔深度根據水文地質資料,向下延伸至含水層;
3)在采煤區工作面開采之前,依次在采煤區工作面的注漿填充控制區域上方的煤層方向開設若干鉆孔,并在所述鉆孔上建立地面移動沉降觀測系統;
4)在采煤區工作面開始采煤時,距離鉆孔的位置50~100m時開始注漿;并在采煤區工作面采煤回采結束后繼續注漿,直至地面沉降穩定;
所述步驟1)中,分析采煤區工作面附近構造;分析采煤區工作面出水情況的水文地質資料;分析土壤厚度、以及基巖巖層的分層情況;
所述步驟2)中,所述鉆孔在采煤區工作面每隔100m的水平距離設置,且鉆孔在采煤區工作面的中線10~20m的距離錯開分布;并在所述鉆孔位置所在的表土層段匹配與鉆孔口徑相同的套管;
所述步驟2)中,在鉆孔內注漿過程中,將鉆孔液柱壓力作為控制參數,根據鉆孔液柱壓力與地層壓力,計算出設計壓力,并作為注漿過程參考標準;所述設計壓力=(地層壓力鉆孔液柱壓力)*富裕系數;富裕系數取1.2~1.5;
所述步驟3)中,沿著水平采煤區工作面布設橫向線,沿垂直采煤區工作面布設縱向線,布設測點間距為15~30m,且布設的橫向線與縱向線對稱分布;
所述步驟3)中,對于采煤區保護范圍內的構筑物、公路、工廠設施,將布設測點所在的四角以及轉角處的間距設置為10~20m;
所述步驟3)中,布設橫向線與縱向線采用徠卡TS06全站儀以及天王星-9800型GPS定位儀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勘資源勘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勘資源勘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7010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