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傘高樓火災逃生裝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69110.0 | 申請日: | 2019-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42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韋善陽;曲日紅;孫威;苗青;陰昊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B1/00 | 分類號: | A62B1/00;B64D17/72;B64D17/78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龍;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逃生傘 傘桶 背帶 逃生 高樓火災逃生 滑翔 固定板 氣壓閥 氣囊 傘繩 薄膜 手柄 表面設置 頂部設置 火災救援 氣囊式 內壁 腿套 連通 熄滅 落地 降落 壓縮 外部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傘高樓火災逃生裝備,涉及火災救援技術領域,包括傘桶、逃生傘和氣囊式腿套,所述逃生傘壓縮在傘桶的內部,所述傘桶的一側設置有數量為兩個的背帶,所述背帶的表面設置有薄膜,所述背帶的頂部設置有氣壓閥,所述氣壓閥的頂部連通有滑翔氣囊,且滑翔氣囊的底部設置有手柄,所述傘桶的內壁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頂部連接有傘繩,所述傘繩與逃生傘固定連接。本發明可在逃生過程中通過打開逃生傘來降低逃生者的下落速度,薄膜在高壓下沖破并向外噴水,盡量熄滅逃生者周圍的火焰,降低了外部火焰燒到人身上的可能,且無需掌握專業的降落技巧,普通人即可使用,落地更加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災救援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雙傘高樓火災逃生裝備。
背景技術
高樓火災具有火勢蔓延快、疏散困難和撲救難度大的特點,由于高樓結構復雜、人員密集,一旦失火難以控制和逃離,無數高樓火災案例表明,現有的高樓火災救援手段不能適應高樓的建設發展,高樓火災相對于普通火災危險性更大,人們逃生更困難,現如今隨著時代發展高樓越來越多,高空火災的救援也是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
針對高樓火災的救援設備少之又少,常用于自救的逃生繩不能將人完全保護起來且有斷裂造成人不慎跌落的風險,發生火災時煙霧氣體環繞對人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人的自主能力受損,此外,現存的降落傘通常需要人自主打開且專業度較高,未受過訓練的人很難控制,且很難掌握平衡,普通人使用時落地危險性較大,也不具備一定的滅火性能,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雙傘高樓火災逃生裝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傘高樓火災逃生裝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傘高樓火災逃生裝備,包括傘桶、逃生傘和氣囊式腿套,所述逃生傘壓縮在傘桶的內部,所述傘桶的一側設置有數量為兩個的背帶,所述背帶的表面設置有薄膜,所述背帶的頂部設置有氣壓閥,所述氣壓閥的頂部連通有滑翔氣囊,且滑翔氣囊的底部設置有手柄,所述傘桶的內壁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頂部連接有傘繩所述傘繩與逃生傘固定連接,所述傘桶的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失重傳感器,所述失重傳感器的頂部設置有沖擊開關,所述沖擊開關的頂部設置有高壓氣瓶,所述高壓氣瓶的頂部設置有瓶蓋,所述傘桶的頂部設置有注水傘蓋,所述氣囊式腿套的頂部設置有氣墊護膝,所述氣墊護膝的頂部設置有尼龍扣帶,所述氣墊護膝通過尼龍扣帶與傘桶連接,所述氣墊護膝的底部設置有海綿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背帶為一種由低壓水管構成的構件,且薄膜為一種由可沖破的材料構成的構件。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逃生傘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逃生傘均為一種由可自動打開的降落傘構成的構件,所述傘桶的一側設置有與逃生傘相適配的手動開關。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氣墊護膝為一種由類似輪胎狀的多層氣墊構成的構件,所述氣墊護膝的內壁設置有扣帶,所述扣帶內部設置有第一觸發按鈕。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氣囊式腿套的一側設置有氣體發生器,所述氣體發生器的一側設置有第二觸發按鈕,所述第二觸發按鈕的頂部連接有導線,所述第二觸發按鈕通過導線與第一觸發按鈕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傘繩的數量為十個,且傘繩為尼龍材料構件。
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發生火災后,逃生者穿戴好此裝備,套好氣囊式腿套并固定好氣墊護膝,背好傘桶,調節尼龍扣帶使整套裝備與個人形體能完美配合,然后啟動滑翔氣囊后,拉動手柄啟動氣壓閥,氣壓閥打開后,由于外界氣壓高于低壓水管內的氣壓,薄膜在高壓下沖破并向外噴水,盡量熄滅逃生者周圍的火焰,降低了外部火焰燒到人身上的可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691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