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及其錨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63114.8 | 申請日: | 2019-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428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光明;李瑞盛;陳志強;董承朋;張麗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安市岱宗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76 | 分類號: | E02D5/76;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泰安***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砂層 可回收 及其 錨固 方法 | ||
一種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及其錨固方法,包含有用于支護的錨桿本體,在錨桿本體上設置有用于帶動錨桿在支護基體中旋入和旋出并且與支護基體呈嵌入式聯接的貼附部,通過貼附部,實現了與支護基體中旋入和旋出,實現了與支護基體呈嵌入式聯接,不再先形成錨桿孔,因此縮短了錨桿安裝時間,提高了支護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及其錨固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及其錨固方法。
背景技術
錨桿支護或土釘支護是基坑支護的主要方式,現有的錨桿支護的錨固方法為先用鉆機鉆出錨孔,將螺紋鋼筋制作的錨桿或土釘放入錨孔,再將水泥漿注入錨孔,待水泥漿凝固后,對錨桿施加預應力或將土釘與面層中的鋼筋直接連接,形成對面層的加固,
現有的錨桿、土釘本身及其錨固方法存在諸多問題,敘述如下:
1、錨孔需額外用鉆桿打孔,鉆進后必須抽出,然后裝進錨桿或土釘桿體、注入水泥漿、補漿,步驟多;
2、水泥漿灌注完成后,需要等強,待錨固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張拉,浪費時間;
3、在粉砂、中粗砂地層中鉆孔時,容易出現塌孔,影響桿體安裝及注漿效果;
4、錨桿或土釘在完成支護任務后被遺棄于地下,對地層形成污染,部分錨桿或土釘,直接影響到后期市政管線溝槽開挖、地鐵、電力隧道、綜合管廊等工程的施。
基于申請人于2018年12月5日的技術交底書和背景技術中現有的技術問題、技術特征和技術效果,做出本發明的申請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客體是一種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
本發明的客體是一種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錨固方法。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及其錨固方法,因此縮短了錨桿安裝時間,提高了支護的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土、砂層的自鉆自錨可回收錨桿,包含有用于支護的錨桿本體,在錨桿本體上設置有用于帶動錨桿在支護基體中旋入和旋出并且與支護基體呈嵌入式聯接的貼附部。
由于設計了錨桿本體,通過貼附部,實現了與支護基體中旋入和旋出,實現了與支護基體呈嵌入式聯接,不再先形成錨桿孔,因此縮短了錨桿安裝時間,提高了支護的效率。
本發明設計了,按照集成支護基體的骨架體和鉆入體為一體的方式把貼附部與錨桿本體聯接。
本發明設計了,貼附部設置為螺旋筋體。
本發明設計了,錨桿本體設置為包含有尾部桿體、中部桿體和頭部桿體。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一附件裝置并且第一附件裝置設置在錨桿本體中,第一附件裝置設置為包含有連接公件和連接母件。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二附件裝置并且第二附件裝置設置在第一附件裝置中,第二附件裝置設置為包含有鎖片和擋圈。
本發明設計了,在尾部桿體與頭部桿體之間設置有中部桿體并且在尾部桿體與中部桿體之間、相鄰的兩個中部桿體之間和中部桿體與頭部桿體之間分別設置有連接公件和連接母件,在連接公件和連接母件之間分別設置有鎖片和擋圈。
本發明設計了,尾部桿體設置為包含有夾持部和管部并且在管部的外側面部設置有螺旋筋體,管部的其中一個端頭設置為與夾持部聯接并且在管部的其中另一個端頭設置有螺紋孔體,管部的螺紋孔體設置為與連接公件聯接并且夾持部設置為與鉆機的夾持器聯接,夾持部設置為六角形桿狀體并且管部設置為圓形管狀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安市岱宗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泰安市岱宗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631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性砂漿錨固體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錨索一次成型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