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56514.6 | 申請日: | 2019-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8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愛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愛軍 |
| 主分類號: | B23Q3/12 | 分類號: | B23Q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邵瓏;任立 |
| 地址: | 224100 江蘇省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限位圓柱 球鐵 鑄件 加工工裝 形位偏差 蓋板 第二軸 第一軸 定位桿 定位孔 定位塊 定位頭 減震塊 圓柱狀 復位彈簧 限位凸塊 鑄件加工 等高柱 第三軸 通孔 軸孔 穿過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包括球鐵盤和定位塊,所述球鐵盤內由一側端面向另一側端面依次開設有圓柱狀的第一軸孔、第二軸孔、第三軸孔和第四軸孔;所述定位塊包括定位桿和定位頭,所述定位頭包括圓柱狀的第一限位圓柱、第二限位圓柱和限位凸塊,第二軸孔內安裝有蓋板,定位桿的一端穿過通孔,另一端與第一限位圓柱固定連接,第一限位圓柱與蓋板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球鐵盤遠離第一軸孔的端面上開設有至少三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內均設置有等高柱;本發明保證了鑄件加工的精確性和質量,使鑄件退廢率從原來的26%降至0.5%。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加工工裝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減震塊是汽車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配件產品。汽車減震塊加工時除了尺寸控制要求外,對重量也有較高控制要求,一般要求重量公差為正負35g,為了保證汽車減震塊鑄件的一致性,一般我們會選用高壓水平自動化生產線生產鑄件,但平均加工退廢量仍然高達26%,經濟損失嚴重。
現有的汽車減震器的加工工藝如下:第一道工序,用加長三抓車加工成與鑄件外圓94度吻合的角,軸向定位以小平面靠平,徑向以加長三抓夾緊車鑄件的大平面,切削量為2.0mm,同時倒外圓角R4,見圖1;第二道工序,以車好的大平面為基準面,三抓夾緊大平面側外圓,用成型鉸刀鉸中間沉孔刮平,見圖2;第三道工序,以加工好的大平面為基準,三抓夾緊外圓,鉆Φ10中心孔;第四道工序,去Φ10尖角。
由上述加工工藝可以看出,由于鑄件面非標準面,尤其鑄件側面,存在表面粗糙、小節瘤等問題,用三抓夾減震塊94度側面,同時還要保證配重塊小平面緊靠三抓內基準平面是不可靠的,夾緊側面時會因為側面的不規則使減震塊小平面與三抓內基準面出現偏差形成虛定位現象;實踐證明大平面加工好后與鑄件小平面存在不平行現象,再就導致大平面加工好后倒Φ179.4mm外圓角出現嚴重不均現象,該問題導致加工好的大平面與鑄件毛坯沉凹同軸度出現問題,在下道工序沉凹刮平加工時沉凹側壁單面切削,也是導致鑄件不等重關鍵因素,從而大大提高了加工退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及加工方法。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包括球鐵盤和定位塊,所述球鐵盤內由一側端面向另一側端面依次開設有圓柱狀的第一軸孔、第二軸孔、第三軸孔和第四軸孔,所述第一軸孔、第二軸孔、第三軸孔和第四軸孔均同軸設置且直徑依次遞減,所述第一軸孔和第四軸孔的外端面分別與球鐵盤的兩側端面齊平;所述定位塊包括定位桿和定位頭,所述定位頭包括的第一限位圓柱,所述第一限位圓柱的直徑大于第四軸孔的直徑且小于第三軸孔的直徑,所述第一限位圓柱端面同軸設置有形狀與第四軸孔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圓柱,所述第二限位圓柱端面設置有與減震塊鑄件小平面中部凹孔相匹配的限位凸塊,所述定位桿沿球鐵盤的軸線設置,所述第二軸孔內固定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中部開設有通孔,所述定位桿的一端穿過通孔,另一端與第一限位圓柱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位圓柱與蓋板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套設在定位桿上,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所述復位彈簧的長度大于第三軸孔的厚度與第一限位圓柱厚度的差; 所述球鐵盤遠離第一軸孔的端面上開設有三個定位孔,三個所述定位孔位于同一圓周上,所述定位孔內均設置有等高柱,三個所述等高柱伸出球鐵盤的高度相等且小于限位凸塊的高度。
進一步地,三個等高柱均設在同一圓周上。
前所述的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蓋板的直徑大于第三軸孔的直徑且小于第二軸孔的直徑,蓋板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第二軸孔的端面上。
前所述的一種自動縮小減震塊鑄件形位偏差的加工工裝,第一軸孔與車床主軸接盤相匹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愛軍,未經朱愛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565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