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復合機的輸稿器的控制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48889.8 | 申請日: | 2019-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22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未;董泉;任乃祥;王宏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施樂實業發展(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00 | 分類號: | H04N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復合機 輸稿器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復合機的控制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復合機的輸稿器的控制方法及裝置、一種復合機,以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在當前頁原稿被掃描后獲取當前頁原稿的掃描圖像;對所述掃描圖像執行圖像識別以判斷所述掃描圖像是否存在污物;響應于所述掃描圖像存在污物,控制所述輸稿器執行污物檢測;響應于所述輸稿器存在污物,控制所述輸稿器執行污物回避并反轉當前頁原稿;以及在經反轉的當前頁原稿被掃描后控制所述輸稿器輸送下一頁原稿。本發明能夠高效地進行污物檢測,并進一步提供對質量不合格的掃描圖像進行重新掃描的功能,從而在不中斷的連續掃描情況下,自動修復受影響畫質以進一步提高掃描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合機的控制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復合機的輸稿器的控制方法、一種用于復合機的輸稿器的控制裝置、一種復合機,以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復合機利用自動輸稿器送稿進行復印或者掃描。請參考圖1,圖1示出了常規自動輸稿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將待掃描的原稿置于輸稿器2的原稿托盤21上,紙張通過輸稿器2的各個滾輪24~26,最終落入原稿排出紙盤23當中。紙張在搬送過程中,經過正面常速傳輸玻璃11表面時,位于下方的第一移動框體131內的燈管13同時點亮。光透過正面常速傳輸玻璃11照射至紙張正面,之后通過白基準板27依次反射至各反光鏡14~16,最后經過鏡頭17落在感光元件CCD 18當中。
在日常使用中,由于復合機所處環境的影響,導致正面常速傳輸玻璃11上落入灰塵,或者紙張本身所帶的污物,將光路所經過的部件白基準板27和正面常速傳輸玻璃11弄臟時有發生。因此,當掃描開始前或者掃描結束時,加入了污物檢測。
請進一步參考圖2,圖2示出了圖1中框體內的放大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第一移動框體131內可移動的位置范圍內,預設多個用于檢測污物的讀取位置(P0,P1~Pn)。污物檢測和回避時,從當前讀取位置開始,按照特定的順序,依次檢測預設位置的污物指標。通過比對已檢測的各位置污物情況,記錄下污物指標最低的位置。在本次或下次掃描開始前,直接將第一移動框體移動至污物指標最低的位置,從而減少掃描畫質不達標的幾率。
當前帶有污物檢測功能的復合機自動輸稿器,可分別在放置原稿時(掃描開始之前),或掃描結束的同時,檢測白基準板或常速傳輸玻璃上污物情況,當污物達到一定指標,所產生的帶狀異常畫像影響到畫質時,復合機會提示用戶清潔相關部件。特開2006-60493和特開2017-188954分別記載了在掃描前和掃描后執行污物檢測回避操作的方案。
掃描前污物檢測的局限性在于,雖然污物檢測在用戶放置原稿時開始執行,大多數情況下,在用戶設定掃描參數的時間段內可以完成。但當快速或省略設定(使用復合機默認設定),立即啟動掃描時,此時如果污物檢測仍在執行中,只得等待污物檢測完成后,掃描才能開始,影響掃描效率和用戶體驗。
掃描后污物檢測的局限性在于,對于剛掃描過的原稿和結束的任務,當發現污物給畫質帶來影響時,只得放棄當前任務,將部件清掃后,重新復印或掃描。重新復印也會造成耗材和人力的浪費。當前后兩個掃描任務間隔較長,由于間隔期間污物狀況的變化,導致前面任務檢測的結果,可能已不適用于后面任務,影響后面任務掃描畫質。
基于以上原因,為了在確保掃描及復印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掃描效率,本領域亟需一種復合機的控制技術來高效地進行污物檢測,并進一步提供對質量不合格的掃描圖像進行重新掃描的功能,從而在不中斷的連續掃描情況下,自動修復受影響畫質以進一步提高掃描效率。
發明內容
以下給出一個或多個方面的簡要概述以提供對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構想到的方面的詳盡綜覽,并且既非旨在指認出所有方面的關鍵性或決定性要素亦非試圖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圍。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簡化形式給出一個或多個方面的一些概念以為稍后給出的更加詳細的描述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施樂實業發展(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富士施樂實業發展(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888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