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備基礎施工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910248633.7 | 申請日: | 2019-03-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42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發明(設計)人: | 李黎;陳剛;牛明軍;王顯博;張磊;呂永進;孟天甫;王軍杰;周良朋;肖傳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2D27/44 | 分類號: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基礎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設備基礎施工方法包括步驟:提供多根預埋筋,將預埋筋設于設計預埋位置處;提供具有多個鋼筋孔的預埋板,鋼筋孔與預埋筋位置相對且數量相當;將預埋板的鋼筋孔一一對應地套設于預埋筋外,在對應的鋼筋孔和預埋筋位置相錯時微調預埋筋,直至全部預埋筋一一對應地穿設至多個鋼筋孔中;將預埋板從預埋筋上取下;使用模板澆筑基礎混凝土,將預埋筋埋設于基礎混凝土中且使預埋筋的頂端延伸出基礎混凝土一段距離;將預埋板套設于延伸出基礎混凝土的預埋筋上,焊接預埋板和預埋筋。本發明中,使用先安裝預埋筋,然后澆筑混凝土并振搗,最后安裝預埋板的方式,避免了因預埋板和模板之間間隙小而導致的不便下料、振搗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設備基礎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大型舞臺設備基礎施工中,一些設備基礎上存在尺寸較大預埋鋼板1,此時,預埋鋼板1處的混凝土下料空間與振搗空間受到很大限制。
如圖1所示,按照常規做法,設備基礎上預埋鋼板1應先與預埋筋2固定成一個整體,通過測量放線精準調平,待混凝土澆筑時,一次成型,確保施工質量。但預埋鋼板1一旦安裝,側邊與模板3間隙僅剩5cm,混凝土下料非常困難,且振動棒直徑為7.5cm,無法插入振搗。況且,預埋鋼板1下混凝土流動面形成斜坡狀,易形成空隙,無法粘接牢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因預埋鋼板1側邊與模板3之間間隙小而導致的不便下料、振搗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因預埋鋼板側邊與模板之間間隙小而導致的不便下料、振搗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設備基礎施工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設備基礎施工方法,包括步驟:
提供多根預埋筋,將所述預埋筋設于設計預埋位置處;
提供具有多個鋼筋孔的預埋板,所述鋼筋孔與所述預埋筋位置相對且數量相當;
將所述預埋板的所述鋼筋孔一一對應地套設于所述預埋筋外,在對應的所述鋼筋孔和所述預埋筋位置相錯時微調所述預埋筋,直至全部所述預埋筋一一對應地穿設至多個所述鋼筋孔中;
將所述預埋板從所述預埋筋上取下;
使用模板澆筑基礎混凝土,將所述預埋筋埋設于所述基礎混凝土中且使所述預埋筋的頂端延伸出所述基礎混凝土一段距離;
將所述預埋板套設于延伸出所述基礎混凝土的所述預埋筋上,焊接所述預埋板和所述預埋筋。
本發明中,使用先安裝預埋筋,然后澆筑混凝土并振搗,最后安裝預埋板的方式,避免了因預埋板和模板之間間隙小而導致的不便下料、振搗的問題。
本發明設備基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將所述預埋筋設于所述預埋位置處的步驟包括綁扎基礎鋼筋,將所述預埋筋初步連接于所述預埋位置處的基礎鋼筋;所述將所述預埋板從所述預埋筋上取下的步驟后,所述澆筑基礎混凝土的步驟前,還包括對微調到位的預埋筋和所述基礎鋼筋之間進行二次連接。
本發明設備基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焊接于所述預埋筋的預埋板和澆筑完成的所述基礎混凝土之間設有一段距離;在焊接完成所述預埋板和所述預埋筋后,于澆筑完成后的基礎混凝土與所述預埋板之間澆筑灌漿料。
本發明設備基礎施工方法的更進一步改進在于,澆筑灌漿料前對所述預埋板進行調平。
本發明設備基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使用彎曲所述預埋筋的方式微調所述預埋筋。
本發明設備基礎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使用穿孔塞焊的方式焊接所述預埋板和所述預埋筋。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澆筑混凝土前預埋鋼板與模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86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