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配置接口卡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44666.4 | 申請日: | 2019-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21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毛金良;李宗洙 | 申請(專利權)人: | 愛思開海力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H01R13/66;H01R27/00;H01R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新娜;王璇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路復用器 操作模式 端點裝置 物理接口 可配置接口 選擇模式 控制器 響應 配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支持多個操作模式的設備,該設備包括:物理接口,具有多個通道;端點裝置,具有多個接口;多個多路復用器,設置在物理接口和端點裝置之間;以及控制器,配置為響應于多個操作模式中的被選擇模式,通過多路復用器將多個通道中的第一部分通道路由至多個接口中的第一部分接口。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8年3月28日提交的題目為“物理層靈活復用器(PHY FLEXIBLEMUX)”、申請號為62/649,494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公開內容通過引用整體并入本文以用于本公開中的所有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互連體系結構,并且更特別地,涉及一種可自動配置以適應不同企業外型要素(form factor)的接口設備或硬件模塊以及用于重新配置硬件模塊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外圍組件互連高速(PCI高速或PCIe)是一種廣泛用于許多計算和通信系統中的高速串行計算機擴展總線標準。PCIe本身已經發展為支持針對第1代PCIe的2.5GB/s的數據速率、針對第2代的5GB/s的數據速率、針對第4代的8GB/s一直到16GB/s的數據速率。已經存在多種PCIe外型要素并且正在開發新的外型要素。新的PCIe控制器需要支持所有傳統的外型要素。
通常,不同的外型要素在機械上彼此不兼容,使得多種外型要素的電路板或接口卡將不會被錯誤地插入到不期望的插槽中。
外型要素的機械不兼容性對于大多數情況是好的,但是不適合于企業情況。例如,對于U.2和U.3外型要素,企業環境需要U.2和U.3外型要素之間的兼容外型要素。利用一種單個外型要素,控制器可以智能地確定它是SAS/SATA還是PCIe、是U.2還是U.3、是單端口裝置還是雙端口裝置。
為了減少引腳計數,U.3外型要素僅具有四個高速引腳通道。U.2外型要素具有六個高速引腳通道。雖然U.2和U.3外型要素的機械尺寸彼此兼容,但是實際PCIe引腳的位置在4-通道配置和6-通道配置之間不兼容。
解決這種PCIe引腳不兼容的傳統方法是在印刷電路板(例如,主板、背板)級使用模擬多路復用(可選地在下文中被稱為復用),以基于一些控制信號將U.3外型要素的四個通道多路復用成U.2外型要素的六個通道。這種印刷電路板(PCB)級多路復用在相對低速的應用中可操作。然而,在非常高數據速率的PCIe鏈路,例如16GB/s鏈路下操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本發明在模擬模塊之前設置邏輯多路復用(復用)機構。而且,本發明的邏輯多路復用機構不僅可以支持具有U.2和U.3外型要素的插卡,而且還可以支持具有其它靈活外型要素的未來插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響應于物理接口的一些配置引腳的電信號而將邏輯通道自動地重新分配到物理接口的引腳的設備和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支持多個操作模式和配置的接口設備。該設備包括:物理接口,具有多個通道;端點裝置,具有多個接口;多個多路復用器,設置在物理接口和端點裝置之間;以及控制器,被配置為響應于多個操作模式中的被選擇模式,通過多路復用器將多個通道中的第一部分通道路由(route)至多個接口中的第一部分接口。在一個實施例中,端點裝置是PCIe兼容裝置。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于通過多個多路復用器、端點裝置將端點裝置的邏輯通道分配至物理接口的物理引腳的方法,其中多路復用器和物理接口被集成在支持多個操作模式和配置的設備(電路卡)中。
以下描述與附圖一起將提供對所要求保護的發明的本質和優點的更好理解。
附圖說明
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附圖構成本公開的一部分。附圖將與說明書一起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愛思開海力士有限公司,未經愛思開海力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46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