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43821.0 | 申請日: | 2019-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572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彭志航;曹峰;陳莉;費厚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61/14 | 分類號: | C08L61/14;C08K7/26;C08K7/08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張麗娟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輕質微燒蝕型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以鋯硼改性酚醛樹脂為基體,以陶瓷纖維針刺氈為增強體,當鋯硼改性酚醛樹脂受熱分解,苯環形成致密的石墨碳結構,無機元素從高分子鏈段中脫離形成高熔點的無機氧化物,石墨碳結構的有機碳元素和無機氧化物的無機粒子相互包覆,形成致密的網絡結構,在2000℃,30s氧乙炔焰的燒蝕條件下,質量燒蝕速率在0.0025~0.02 g/s,線燒蝕速率在0.0085~0.0520mm/s。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中,所述鋯硼改性酚醛樹脂的質量分數為20~70%,余量為陶瓷纖維針刺氈。
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甲醛水溶液、苯酚置于反應容器中攪拌,加入堿性催化劑調節pH至8~9,加熱升溫至70~75℃溫度下進行第一次攪拌反應,得中間體;
S2、同時向反應容器中加入鋯源和硼源,升溫至85~95℃進行第二次攪拌反應,反應完成后,降溫,真空脫水,得鋯硼改性酚醛樹脂;
S3、將鋯硼改性酚醛樹脂與溶劑混合,在60~80℃溫度下攪拌,直至鋯硼改性酚醛樹脂溶解,降溫至30~50℃,加入固化劑,攪拌至固化劑溶解,得酚醛樹脂溶液;
S4、將陶瓷纖維針刺氈置于模具中并密封,將酚醛樹脂溶液注入模具中;
S5、將模具加熱升溫至80~150℃,保溫,冷卻至室溫,得固化后的酚醛復合材料;
S6、將固化后的酚醛復合材料干燥,得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所述干燥具體步驟為:取出固化后的酚醛復合材料,先在室溫下放置8~12h,再放置于烘箱中加熱至40~60℃,保溫12~36h,最后升溫至80~100℃,保溫6~10h,得輕質微燒蝕型復合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所述堿性催化劑為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鈉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甲醛水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7%,所述甲醛水溶液與苯酚的摩爾比為1.2∶1~1.6∶1;所述第一次攪拌反應的時間為1.5~3h。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所述鋯源、硼源分別與苯酚的摩爾比為0.05∶1~0.15∶1,所述第二次攪拌反應的時間為2~3h。
6.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所述溶劑為乙醇,異丙醇,正丁醇,正戊醇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固化劑為六次甲基亞胺,三聚氰胺樹脂,多聚甲醛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所述鋯硼改性酚醛樹脂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1~1∶10,所述固化劑與酚醛樹脂的質量比為8%∶1~15%∶1。
8.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陶瓷纖維針刺氈的材料為玻璃纖維、石英纖維、硅酸鋁纖維、氧化鋁纖維、莫來石纖維、氧化鋯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
9.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所述酚醛樹脂溶液注入方式為以下兩種方式之一:
方式一:重力浸漬:將酚醛樹脂溶液高于模具,依靠酚醛樹脂溶液的重力注入模具中;
方式二:微壓浸漬:通過低壓泵將酚醛樹脂溶液注入模具中,壓力為1.05~1.5倍大氣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38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