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高低壓分區的回轉式壓縮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43766.5 | 申請日: | 2019-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9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邱忠本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3/02 | 分類號: | F04C23/02;F04C29/00;F04C2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壓 分區 回轉 壓縮機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高低壓分區的回轉式壓縮機裝置,通過將壓縮泵的上支座以及O型環,將內部的空間區隔為高壓區以及低壓區兩個區域,并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使低溫低壓的流體由電動機側的吸入管進入,在進入壓縮泵后被壓縮為高溫高壓,最后由壓縮泵側的吐出管吐出。這種高低壓分區的配置,可使潤滑油在內部自然產生循環,讓回轉式壓縮機裝置能以低轉速運轉。加大的高壓區可容納更多的潤滑油,增加潤滑性,增加流體所需要的緩沖空間,減少脈沖撞擊。設置于電動機一側的控制機板也不需考慮隔熱問題,可進一步減少整體的體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縮機裝置,特別是有關一種將內部分隔為高低壓兩區的回轉式壓縮機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車的市場規模正快速地擴張。由于電動車的動力室空間有限,對于在車輛中普遍使用的壓縮機裝置,目前僅能使用臥式壓縮機固定于動力室內。然而在考慮內部潤滑的基礎上,公知的臥式回轉壓縮機的應用轉速要求必須高于每分鐘2000轉,且載具的傾斜角也必須小于15度,才能確保潤滑油能正常供油,這樣,對于可使用在電動車上的新能源壓縮機的最佳應用范圍,即轉速低于每分鐘900轉、傾斜角在30度以內相比,公知的臥式回轉式壓縮機裝置的特性會大大限縮了其可應用在電動車上的可能。
另外,不論是公知的臥式壓縮機裝置或者立式壓縮機裝置,不僅是壓縮泵,連電動機也都處于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這種高溫高壓架構使得控制機板無法放置于側邊,僅能放置于壓縮機裝置的上方,并使用絕熱的方式固定。還有一點就是,公知的壓縮機裝置在使用R32冷媒時,由于安全因素必須限制其填充量,而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有較大一部分的冷媒與潤滑油產生了混合而無法發揮作用。這樣在產品體積以及效能的優化上均產生了不少的限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臥式壓縮機裝置的問題,以及在臥式和立式壓縮機裝置共同存在的控制機板隔熱問題以及體積與效能的優化限制,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將壓縮機裝置分隔為高壓區以及低壓區的設計。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具高低壓分區的回轉式壓縮機裝置包括有壓縮機外殼、電動機以及壓縮泵。所述壓縮機外殼上分別設置吸入管、吐出管以及電接頭。所述電動機包括轉子以及定子,所述電動機設置于所述壓縮機外殼內的第一區。所述壓縮泵通過轉軸連接于所述轉子且設置于所述壓縮機外殼內的第二區,所述壓縮泵包括上支座、缸體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以及所述下支座分別固定于所述缸體的兩側,所述上支座將所述壓縮機外殼內的區域分隔為所述第一區以及所述第二區。其中所述上支座的外徑與所述壓縮機外殼內壁的內徑實質上相同,且所述上支座抵接于所述壓縮機外殼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區為低溫低壓區,所述第二區為高溫高壓區。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壓縮泵進一步包括O型環,套設于所述上支座對著所述壓縮機外殼內壁的抵接面上。所述O型環為氫化丁腈橡膠或硅膠。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壓縮機外殼具有上端蓋、下端蓋以及殼體,所述上端蓋、所述下端蓋可拆卸地結合于所述殼體兩端以形成半密閉式的壓縮機結構,所述上端蓋位于所述電動機一側,所述下端蓋位于所述壓縮泵一側。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電接頭位于所述上端蓋上,所述吸入管位于所述上端蓋上或對應所述電動機位置的所述殼體上,所述吐出管位于所述下端蓋上或對應所述壓縮泵位置的所述殼體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壓縮機外殼為空心非圓形的鋁合金外殼。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壓縮泵的吸入口位于所述上支座上,所述壓縮泵的吐出口位于所述下支座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壓縮泵的吸入口位于所述上支座上,所述壓縮泵的吐出口位于所述缸體上且對應所述吐出管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電動機與所述壓縮泵彼此為偏心架構,且所述第二區的體積大于所述第一區的體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37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