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化沸騰換熱的微尺度協同表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41520.4 | 申請日: | 2019-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745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呂繼組;白敏麗;高林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F13/00 | 分類號: | F28F13/00;F28F13/18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溫福雪;侯明遠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化 沸騰 尺度 協同 表面 結構 | ||
本發明屬于強化傳熱技術領域,一種強化沸騰換熱的微尺度協同表面結構,包括大槽、小槽、連接槽、微肋、基面和超疏水涂層;所述強化沸騰換熱結構的基表面通過機械切削、結構電鍍或激光燒灼形成協同尺度表面;基表面通過肋條分割形成大槽、小槽和連接槽。本發明的微尺度協同結構表面能夠達到產生毛細力作用,使液體能更快到達汽化核心點,并且還能滿足不同過熱度條件下,沸騰換熱汽化過程對尺度的需求,而且大槽與小槽之間的連接槽使得槽間液體相互作用,蒸汽更容易排出,進而強化沸騰傳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強化傳熱技術領域,設計了一種可以調控汽泡生長過程的微尺度協同表面結構。
背景技術
以可持續方式不斷滿足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眾多挑戰中,幾十年來,改進相變換熱一直處于工程研究的最前沿。與相變傳熱相關的高傳熱率對能源和工業應用都至關重要,但相變傳熱存在在低熱密度情況下的換熱效率低下問題。而微納米相關技術可以使表面尺寸結構能夠從分子到厘米量級,這些技術能夠獲得硅基表面、燒結結構和聚合涂層。不同結構表面在實際情況中能夠影響多相轉化過程。沸騰換熱則是指在液體內部以產生汽泡形式進行的汽化過程,物質的汽化潛熱巨大,使得沸騰換熱具有高熱流密度,從而使冷卻表面具有高效冷卻效果。對于沸騰換熱表面的改進工作,已經從傳統表面結構(如肋片結構等)發展到當前的微結構表面。而疏水表面涂層能夠有效地降低表面的初始沸騰點,能更多地產生汽化核心數目,從而強化沸騰表面傳熱效果。但是在高熱流密度情況下,需要更大的結構尺寸滿足汽泡溢出要求。單一尺度微結構表面不能克服沸騰傳熱過程,熱力學非平衡汽泡生長的根本原因在于:單一尺度表面結構不能協調蒸汽溢出與液體吸入對孔徑的不同需求。而不同尺度相互協調共同促進沸騰傳熱的過程,從而滿足沸騰傳熱不同階段對不同尺度的需求。由此可見,不同尺度協同結構表面能夠滿足沸騰傳熱汽泡特性的需求,從而可以較大提升沸騰傳熱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單一微結構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微尺度協同表面結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強化沸騰換熱的微尺度協同表面結構,包括大槽1、小槽2、連接槽3、微肋4、基面5和超疏水涂層6;所述強化沸騰換熱結構的基面5表面,通過機械切削、結構電鍍或激光燒灼形成協同尺度表面;在基面5表面通過微肋4分割形成大槽1、小槽2和連接槽3;
所述的大槽1與小槽2為交錯排布,大槽1與小槽2由多個均勻、間隔排布的微肋形成,微肋的寬度L3為50-100μm;小槽2的槽寬L1為50-100μm,小槽2槽深H為200-300μm;大槽1的槽寬L2為400-700μm;小槽2通過化學和機械方式形成超疏水涂層6;
所述的連接槽3為同一排微肋,各微肋之間的距離一樣;微肋的長度L4為500-800μm,連接槽3的槽寬L5為150-250μ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鎳基板表面上制造了兩種微米級尺度協同微槽結構,且采用連接孔的方式,使兩種尺度的微槽道相互貫通。小槽底部涂超疏水涂層從而達到在小槽內產生汽化核心效果,并借助大小槽協同作用,在大槽中使汽泡生長和脫離的目的。協同表面在低熱流密度情況下,小槽底部的超疏水涂層能夠降低起始沸騰的過熱度,汽化核心主要在小槽中產生,但小槽內限制了汽泡的生長,但小槽中產生的毛細壓力可以使槽內迅速充滿液體,促進了汽泡在槽內的脫離,增強了沸騰換熱效果。在高熱流密度情況下,汽泡的生長過程發生了變化,汽化核心在小槽中產生,通過連接孔的形式在大槽中生長和脫離,大槽并沒有限制汽泡的生長過程。而且在連接槽作用下,小槽內產生的毛細壓力也能使大槽迅速充滿液體,有充足的過熱液體,汽泡脫離直徑減小,生長時間變短,從而增強了沸騰換熱效果。由此可見,微尺度協同結構能夠達到產生毛細力的作用,從而使液體能夠更快到達汽化核心點;大槽與小槽之間的連接槽使得大槽也能快速的充滿液體,強化沸騰傳熱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強化沸騰換熱的微尺度協同表面結構三維簡圖;
圖2是大槽與小槽的結構特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15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