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室內送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36276.2 | 申請日: | 2019-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73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格哈德·德納;弗蘭克·謝林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哈德德納;弗蘭克謝林格 |
| 主分類號: | F24F7/00 | 分類號: | F24F7/00;F24F11/89;F24F13/20;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蔣慧妮 |
| 地址: | 德國布根***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室內送風裝置 空氣加速器 進氣口 空氣控制裝置 送氣 進氣口區域 定位器 間歇式 排氣口 驅動 混亂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室內送風裝置,包括一個外殼,其中外殼擁有至少一個進氣口以及至少一個排氣口以及一個布置在進氣口區域內的空氣加速器,其中空氣加速器可作為空氣定位器。從而直接或間接有針對性地驅動空氣控制裝置,實現可靠的混亂間歇式的送氣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氣調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室內送風裝置。
背景技術
室內用于通風的設施基本上已知。眾所周知應供應恒定量的空氣并排出相應量的空氣。這樣做的不足在于始終在同一位置送入并排出空氣。由此造成滾流與輻流,并可能形成穿堂風。
對此,間接性送風可以進行改善。同時可以對室內壓力進行調節。但是,這與某些調節成本以及能耗有關。另一種可選方案是交替切斷通過一個排氣口與相應多個空氣箱連接的送風線路。因此可以使得在一定時間內,從房間左側供應空氣,而在另一段時間內,僅從房間右側供應空氣。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調節成本,此外,無法可靠地避免穿堂風。
為了解決這種情況,DE102012224166A1建議以混亂間歇性的方式向室內供應空氣,其中已安裝排氣裝置,通過該排氣裝置可以將空氣輸送至室內,并沿供應空氣的流動方向,在排氣裝置前至少安裝一個可移動的空氣控制裝置,通過該控制裝置可以對空氣出口位置與/或空氣加速度進行控制。但混亂間歇性的送風方式依舊存在不足,即對于符合現有技術水平的裝置,輸送至空氣箱中的空氣通常不足,從而無法驅動空氣控制裝置,進而無法實現可靠的混亂間歇式的送氣方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室內送風裝置,使用本發明中所述的、且配備一個空氣加速器的裝置,可以對輸送至空氣箱的空氣或者空氣箱中的空氣進行加速,從而直接或間接有針對性地驅動空氣控制裝置。由此可以確保空氣控制裝置大致可以連續移動。通過空氣加速器可以有針對性地將空氣輸送至某個特定位置,以便空氣加速器同時也可作為空氣定位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室內送風裝置,裝置包括一個外殼,具有至少一個進氣口、至少一個排氣口及一個安裝在進氣口區域的空氣加速器。
正如所提及的,空氣加速器可以安裝在外殼的進氣口前。而特別優選的是外殼內的空氣加速器連接至進氣口,從而對殼內的空氣進行加速并在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地控制。
空氣加速器首選無源部件。因此,空氣加速器未具備自驅動加速裝置。空氣加速器沿空氣流動方向逐漸變細是一種經濟的無源空氣加速器結構形式。因此,空氣加速器可以設計成噴嘴狀。
可以沿著周向打開空氣加速器。由此,一方面可以降低空氣加速度,另一方面可以使送入的空氣進行側向偏轉。空氣加速器可以作為空心圓柱體、空心圓錐體或漏斗的組成部分。
同時,空氣加速器至少擁有兩個可以沿不同周向打開的節段。例如,其中一節段可以直接連接至進氣口,且可以沿周向打開一半,而與進氣口連接的另一階段可以打開一半以上,例如僅有四分之一圓的區域處于關閉狀態。
特別優選的是,空氣加速器的自由端對齊氣流方向。例如,空氣加速器的自由端對齊一個驅動裝置。
當空氣加速器由不同的零件進行模塊化組裝時,會具備特別的優點。因此,空氣加速器可以適應特定的應用區域或空間。不同的零件之間可以相互組合,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空氣加速器安裝在殼內且可拆卸。從而使得可以使用不同的空氣加速器并選擇適合于特定用途的空氣加速器,再安裝在殼內。
根據另一結構形式可以對空氣加速器進行設置調節。尤其可以確保空氣加速器的自由端已正確定位,并且可以從殼內所要求的位置輸送空氣。
空氣加速器至少部分由金屬板、紡織品、塑料或者木材組成。特別是當空氣加速器至少部分由紡織品組成時,可以特別容易地對空氣加速器進行調整與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哈德德納;弗蘭克謝林格,未經格哈德德納;弗蘭克謝林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362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