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32451.0 | 申請日: | 201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715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蘇燁;張江豐;尹峰;宣曉華;魏路平;盧敏;汪自翔;戴航丹;孫堅棟;丁偉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電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H02J3/46;H02J3/48;H02J3/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張建青 |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次 調頻 綜合 性能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為一種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屬于一次調頻技術領域,針對現有評價方法不能全面、準確評價電網、發電機群及機組的一次調頻綜合性能的問題,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建立電網頻率穩定度、機群調頻響應度、機組調頻貢獻度的計算模型,步驟2,收集h時間段內步驟1中的三個計算模型中的相關數據;步驟3,將步驟2收集的數據帶入步驟1中的計算模型中,得到電網頻率穩定度、機群調頻響應度、機組調頻貢獻度數據。本發明提供計算模型,從不同層次評價電網、機群和機組的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將電網、機群和機組的一次調頻綜合性能數據化,能夠較為直觀、全面地獲得相應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次調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通常根據頻率擾動過程中機組有功出力的變化來計算機組一次調頻響應過程中的 各項動態參數,以此作為評價發電機組一次調頻性能的各項指標,主要為:一次調頻響應速 度(時間)、調頻幅度、控制精度、響應指數、穩定時間等幾個關鍵指標。
但是,現有的相關技術標準/規范中對于一次調頻的評價僅僅針對單臺機組層面,而對全 網全域一次調頻性能的評價尚未明確,僅僅采用機組調頻合格率指標不能準確反映在經歷大 頻差擾動時電網所貢獻出的一次調頻性能的優劣。
同時,現有的評價指標在評價大頻差擾動時電網及機群的一次調頻動作過程時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些問題,如機組間區分比較寬泛、忽略機組間耦合特性等,不能夠準確地評價電網 的頻率穩定能力和全網機組的實際調頻貢獻性能。此外,原有的合格率指標不能準確量化機 組的實際調頻貢獻度,無法實現機組一次調頻性能的精確化評價。
綜上所述,提供一種能夠全面、準確地評價電網、發電機群及機組的一次調頻綜合性能 評價方法,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評價方法不能全面、準確評價電網、發電機群及機組的一次調頻綜合性能的問 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其從電網頻率穩定度、機群調頻響應度以 及機組調頻貢獻度這幾個層次出發,全面、準確地評價電網、發電機群及機組的一次調頻綜 合性能。
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一次調頻綜合性能評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電網頻率穩定度、機群調頻響應度、機組調頻貢獻度的計算模型,
電網頻率穩定度的計算模型為:
其中,S為h時間段內的電網頻率穩定度,進一步地,△Ppeak*為h時間段內的電網瞬時 變化的最大負荷(標幺值),相當于電網負荷變化極值,△fpeak*為h時間段內的電網頻率波動 的最大頻差值(標幺值),相當于電網頻率變化極值;
機群調頻響應度的計算模型為:
其中,R為h時間段內的機群調頻響應度;△Ei為h時間段內電網中第i臺機組的一次調 頻實際貢獻電量,單位為MWh或KWh;△E理論i為h時間段內電網中第i臺機組的一次調頻理論貢獻電量,單位為MWh或KWh;M為并網機組數,單位為臺;
機組調頻貢獻度的計算模型為:
其中,D為h時間段內的機組調頻貢獻度;△E為h時間段內的單臺機組的一次調頻實 際貢獻電量,單位為MWh或KWh;△E理論為h時間段內的單臺機組的一次調頻理論貢獻電量,單位為MWh或KWh;k為響應速率加權系數,缺省為1,其表達式為公式(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324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電設備及配電方法
- 下一篇:基于單元有功備用的級聯型逆變器虛擬同步控制方法





